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烈嶼海灘放流文蛤苗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綜合報導。
點閱率:463
字型大小:
烈嶼海灘放流文蛤苗

烈嶼海灘放流文蛤苗

復育海域漁業資源!縣府與水試所、烈嶼鄉公所暨卓環國小師生與鄉民一行百餘人於烈嶼鄉東崗海水浴場等三處海域實施放流文蛤苗二千台斤,約五十餘萬顆,期以資源培育的方式增加該海域貝類族群的豐度。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多年來致力於水產生物的復育與研究工作,近年來除了放流鱟苗、黑鯛苗、蟹類及貝類等魚苗之外,今年度金門縣政府為增加地區海域漁業─貝類資源量特自台引進文蛤苗4,200餘台斤,分別選定於大小金門適宜生長之馬山等六處海域放流。除了已於本(十二)月四日放流於馬山、青嶼及洋山等海域二千餘台斤外。日昨(十一日)又於烈嶼鄉東崗、上林及雙口海域實施放流文蛤苗二千餘台斤,計五十餘萬顆,水試所所長王漢文與烈嶼鄉長林金量及卓環國小校長林英生與小朋友暨鄉親都熱情到場參與是項有意義的放流活動。

林金量鄉長表示,本次的文蛤放流活動就像種花生一樣,如果一下就把種下的花生拔起來,那我們怎麼會有花生可收成呢?希望參與此次放流活動的卓環國小的小朋友們都可以把這樣資源永續的觀念散播出去,增添海域漁業資源量,能於明年秋天後與家人及親朋好友再來海邊體驗摸文蛤的樂趣(四至六月為其繁殖期)。

卓環國小林英生校長指出,海域資源是需要靠大家共同來維護,方能使資源生生不息永續應用,他也希望小朋友們能透過戶外教學機會教育,讓學子認識生物多樣性之奧妙,增長見識。

水試所所長王漢文指出,生物多樣性及資源永續利用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焦點。隨著經濟發展及人口的增加,人為活動的影響已嚴重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與生態的平衡;沿近海貝類族群的豐度也因此受到影響而大為減少。多年來,水試所一直為海洋生物資源的復育努力,除了藉由長期對區域族群生態及環境調查監測之外,亦透過放流活動的舉辦,達到資源復育永續利用與教育下一代的目的。

此次放流的文蛤在產地俗稱粉蟯、蟯仔市面上通稱蚶仔、蛤蜊。肉味鮮美清甜,富含蛋白質及鈣、磷、鐵質等微量元素,自古便為金門沿岸潮間帶重要之經濟水產生物之一,由於烈嶼東崗、上林等海域生態環境良好適合貝類的生長與繁衍,因此該所特別選擇東崗等三處海域來實施放流。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