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沒有砲聲的日子今屆滿30年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363
字型大小:

「戰爭無情、和平無價」,這是縣長李炷烽和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老一輩共同的體會。在今年十二月十六日,就是中共停止對金門單打雙不打砲擊屆滿三十年的日子,縣長李炷烽回顧走過烽火歲月,上一代經歷九死一生對生命體會更深刻,也覺得「沒有和平就沒有一切,有了和平建設才有意義」,並提醒年輕一代在承平當下,更要懂得珍惜眼前一切。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共和美國建立外交關係簽署聯合公報,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中共對金門的單打雙不打砲擊也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終止,長達三十年的歲月過去了,沒有砲聲的同時,讓很多人淡忘了一切。

縣長李炷烽回顧指出,民國六十七年他個人還在大學讀書,當中共和美國建交,美國也在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與中華民國終止外交關係,很多國人都感到如喪考妣,覺得沒有希望,準備移民,房地產因此也大跌,售屋廣告貼滿各地。所幸蔣經國總統穩定局勢,有十大建設準備和其後的推動陸續完成,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

李炷烽並指出,金門也在沒有砲聲後,有了長遠目標規劃和推動。他表示,自己老家在當年砲擊時,就有一次直接命中,二次近在咫尺。而民國五十四年金門就有兩位阿婆被單打雙不打的砲彈擊中,自己內心當時充滿無限恐懼,由於自家沒有防空洞,讀書時有時住同學家躲砲彈,稍能專注讀書,這是現在的學生所無法體會的。

他並表示,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上一代,他們的看法更透徹,也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在承平時代,更要好好懂得珍惜眼前一切。而在冷戰結束,兩岸走向和解,和小三通的試辦,兩岸以歌聲取代砲聲,以煙火代替砲火,加上兩岸郵件快遞的開啟,金廈生活共同圈已然形成,年輕人可以更開拓視野同時,金門人到對岸投資房地產也有一定的報酬,金廈走向市場經濟,中央更要在政策法規做先期準備因應。

李炷烽並指出,兩岸局勢,地方非主導者,但能是觸動者,金門內部應凝聚向心,追求共識,否則內部自我分歧和鬥爭,則正好給中央延緩推動的藉口。

李炷烽並表示,老一輩長者面對當年砲擊的死亡威脅,不是現在年輕人所能體會,他們走過貧窮、殘破、毀滅到正常,與現在年輕人雖遭遇不同,但追求金門更發展、完美的使命是一樣的。在兩岸小三通將屆滿八年,其效應正逐漸發酵,鄉親應心存感激、耐心等候,並以和平得來不易,民心更要覺醒,來深刻體會「沒有和平就沒有一切,有了和平建設才有意義」,以及提醒年輕一代在承平當下,更要懂得珍惜眼前一切。

(相關新聞見二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