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接通郵開跑李縣長﹕遲來的喜訊
海峽兩岸直接通郵昨日啟動,金門縣長李炷烽對於這起步的劃時代開始,覺得是「遲來的喜訊」,但對於金門只發不能收,以及郵遞資費偏高,還是覺得中央有待加強,並希望以小三通在兩岸具有其優勢,能充分利用,以便利郵件往返。
海峽兩岸直接通郵昨日正式啟動,金門縣長李炷烽搶先以快捷郵件寄給廈門市長劉賜貴,慶祝金廈郵件小三通開通,李炷烽認為這是遲來喜訊,並建議充分利用小三通優勢,便利郵件往返。
兩岸直接通郵是在昨日上午啟動,其中,金門和馬祖地區寄往中國福建省的函件、包裹和快捷郵件,不必繞道台灣,就近由小三通船運到廈門、福州互換局,開啟金馬郵件小三通新機制。
李炷烽委請縣府交通旅遊局局長林振查到金門郵局,將寄給劉賜貴的親筆函及內裝「金門文化全紀錄」、「觀鳥金門」、「生態筆記」三本書的包裹,以快捷郵件寄到廈門,搶得郵件小三通的頭籌。
李炷烽表示,十年前擔任國大代表,在訪問北京時即建議推動金門和廈門郵件快遞業務,但過去政府保守,直到現在才努力十年有成,讓人感到欣喜,為遲來的喜訊。
不過,他指出,小三通的郵件開通,美中不足的是僅限金馬地區寄往大陸福建省的郵件,寄往福建省外地區還是要經台北郵件處理中心、基隆郵局轉封出口,似乎忽略小三通的便利性。
李炷烽說,目前台金航線一天有七十、八十班民航客機,金廈小三通航線也有二十八班船,海空交通便捷,比目前兩岸海空直航機船班次還密集,中華郵政應考慮充分利用小三通優勢,以金門郵局為轉封出口局,服務兩岸人民。
而昨金門首批寄往中國福建省的四十八件郵件,就近以金廈航線客船運寄廈門,也開啟郵件小三通上「陸」的新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