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緬懷一代名醫吳真人保生大帝頌典兩岸六千人參與盛會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大陸廈門報導。
點閱率:508

 大陸第四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熱鬧盛大登場,保生大帝頌典儀式昨天隆重舉行,由金門宗教交流團領隊洪國正帶領八位同祭和三十六位陪祭人員參與祭典,共同為兩岸人民祈福;其中保生大帝頌典採用漢語普通話和閩南話共祭保生大帝,包括金門在內的兩岸六千名嘉賓,共襄盛會,緬懷一代名醫吳真人,效法他的慈濟精神。 
 兩岸保護神的保生大帝,自南宋以來歷朝十多次賜封,明永樂七年被賜封為保生大帝。青礁慈濟宮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一一五一年)名為青礁龍湫廟;南宋孝宗乾道丙戍年(公元一一六六年)賜廟為慈濟,稱青礁慈濟宮。南宋理宗淳祐辛丑年(公元一二四一年)下詔改廟為宮,由此稱青礁慈濟祖宮。 
 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舉行的保生大帝頌典儀式中,分由大陸和台灣代表分別擔任主祭,依古禮進行,莊嚴隆重,最具特色的是唱頌歌,據志書記載,古代祭祀保生大帝,有迎享送神之詞,早在南宋,楊志為東宮撰寫碑記,並作迎享送神之詞:右岐山兮左湫龍,青衣前導兮候出遊;民之疾疚兮惟候是求…。而清代漳州的錦歌吸收了保生大帝祭典中頌歌曲調,傳至台灣。在台灣,錦歌發展成的歌仔戲又曾在歷史上到慈濟祖宮謁祖進香時上演,轟動一時。 
 隨著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的舉辦,海滄2006年二月正式啟動景區建設,目前已累計投入六千多萬元人民幣,完成了主軸景觀步行道、保生大帝塑像、全省最大的主山門、全省最長的中醫長廊、全省首創的中草藥公園,以及頌典廣場、保生堂、聖德堂等配套設施,而青礁慈濟祖宮,並正朝大陸國家4A級景區挺進。 
 青礁慈濟祖宮並打造保生慈濟文化生態展覽館,分上下二樓展示,也在昨天上午十時三十分正式開館,吸引眾多觀眾入館。 
 與往年相比,今年第四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涵蓋領域更廣,內容更豐富,形式也更多樣。在為期三天的文化節中,有多項活動都由兩岸共同參與,來自兩岸的一百一十名專家學者、金門宗教交流團也齊聚一堂,圍繞閩台文化、保生慈濟和中醫藥文化的發展進行學術交流,發揚保生大帝慈濟精神。 
 今年文化節期間,大陸第一部公開赴台拍攝的電視劇「神醫大道公(保生大帝)」也在文化節開幕當天下午舉行海滄外景拍攝啟動儀式,導演劉仕裕和主演鄭少秋、郭冬臨等親臨海滄拍攝取景,並與嘉賓和媒體見面、互動。 
 第四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以「健康、慈濟、和諧」及「打造文化品牌、促進兩岸交流」為主題,青礁慈濟宮廟會並集中展示閩南地區五祖拳、歌仔戲、高甲戲、宋江陣、拍胸舞等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廟會中,來自金門縣的金城北鎮廟醒獅隊和台灣、大陸當地等十個隊伍進行逗陣表演,讓遊客大飽眼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