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兩位百歲人瑞老母湖前之寶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845
字型大小:
  一百零五歲的人瑞母親陳李牽養了很多蘭花(左三為其子陳育森)。(張建騰攝)

一百零五歲的人瑞母親陳李牽養了很多蘭花(左三為其子陳育森)。(張建騰攝)

 生之而能啟後者為「母」,情之最至者為「親」!母親是生命之源,也是天下最無私無我的人。湖前社區擁有兩位百歲以上的母親,讓社區引以為榮。
 湖前的兩位百歲媽媽,一位是一百零五歲的陳李牽,另一位是一百零二歲的陳呂仙。陳李牽獨自一人,帶著一大群兒女,走過八二三砲戰以後的艱苦歲月;陳呂仙在日據時代及國共鬥爭時代,有二十年的時間,是自己撫養子女,走過戰亂的時代。
 陳李牽生於民國前七年九月,名下有八名子女(另有一名養女),包括陳毓才、陳毓甦、陳建興、陳育川、陳卓華、陳育雨、陳育森、陳育珍。她是丈夫陳松濤亡妻後再娶的繼室,親生子女有四男一女。陳李牽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性情平和,就連對待自己的子女也是客客氣氣。
 據陳李牽的幼子陳育森所述,其父陳松濤曾任金門縣漁會第一任理事長,為人好客。不過,在一次採購案中,因為買到的東西規格不符,虧損了六十萬元(當時,永和一棟房子價值約十萬元),這對他打擊甚深,最後因為肝病於民國四十七年過世。
 陳李牽在八二三砲戰開打後,帶著身邊尚未成人的七名子女逃難到台灣,隔年才回到金門重新開始;靠著祖產及勤奮,她養兒育女並還清債務。
 歲月匆匆,陳育森從第一銀行退休之後,回到金門陪伴母親;家中雖請了外傭,但一日數餐,都由陳育森親自料理;他以少食多餐的方式,照顧母親的飲食,菜色天天都不一樣。
 早上六點半到七點,陳李牽起床梳洗後,會先喝一杯營養蛋白混合飲料,然後蒔花種草;天井裡有很多蘭花,花盆個個有幾十年以上的歷史;陳家供佛的百合、玫瑰,至今仍是她親手所植。
 十點左右,她會看看電視(歌仔戲),吃點餅干、葡萄乾;十一點午餐(通常是三菜一湯,例如大黃瓜燜海蚵乾、澎湖絲瓜魚丸湯、清燉豬腳、「米配鹹」-豆豉煎魚)。
 午睡後,大約一點左右,左鄰右舍會來找她打四色牌,一直到五點準時收工;其間會喝一杯麥片或洋蔘加紅棗、桂圓。晚餐也是三菜一湯(例如:紅燒肉、菠菜、焢肉筍干等)。飯後洗腳,洗臉;大約在六到七點時,邊看電視邊入睡,但十點就寢前會再喝一杯牛乳。
 陳育森表示,母親一生辛勤,年輕時要犁田,種作,但陳家在金門算是有家底的,因此日子還可以維持。她對人總是以禮相待,不會嫌棄門戶;對上門求助的人也總是「有求必應」。母親對他們的教育,就是要做好子,不要學壞。
 湖前另一位人瑞媽媽是陳呂仙(父呂河,母呂謝氏),她是民國前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已經一百零二歲了,依然耳聰目明,口齒清晰。
 陳呂仙七歲喪母,七歲就必須把十個月大的弟弟揹在身上照顧。由於自幼沒有母親,她的「三寸金蓮」纏得比較晚,過程也比別人痛苦。
 陳呂仙的丈夫是三歲就無父無母,兩人的結合,被她稱為兩個歹命人的命運「相堵」。他們婚後育有二男三女,但因為丈夫在南洋工作,一開始是相聚一年,分離一年;後來因為日據十年,國變十年,有二十年的時間,陳呂仙是獨自負擔家計;後來,她的丈夫是回到家中老去。
 袁世凱、孫中山……,這些大時代中的人物,還能在陳呂仙片片斷斷的憶述中出現。這位走過一百年歲月的媽媽,現在還很關心台灣政壇的變化,她甚至還會看看股票(但並未買股票),找一些與左鄰右舍聊天的談話材料。
 陳呂仙的兩個兒子是陳水泉、陳聰明;陳水泉娶了家中的童養媳陳呂螺;目前就是由陳呂螺照顧婆婆的起居。另外,志工吳瓊姿每週會來為她做居家看護。陳呂螺表示,婆婆很隨和,家裡煮什麼,她就吃什麼。
 陳呂仙自己有一個女兒送給小姑,陳呂螺則是二個月大就抱回家養。年過一百歲的她,突然拋出一個議題:以前的人為什麼都要把女兒送人?又把別人的女兒抱回來?她覺得做母親的,是捨不得這麼做的,但卻有很多人都跟著這麼做……。或許,這又跟纏小腳一樣,是社會風氣迫使許多人不得不然!
 里長陳文顧和湖前社區總務陳泗福表示,湖前社區有兩位百歲的媽媽,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事;她們是湖前的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