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主持「烏坵壹號」贈船儀式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烏坵報導。
點閱率:560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率縣府團隊前往烏坵鄉展開關懷之旅,為改善大、小坵村之間的海上交通問題,斥資新台幣約795萬餘元,委由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成大漁船及船舶機械研究中心建造「烏坵壹號」交通船,並在昨天舉行贈送儀式,李縣長並搭乘「烏坵壹號」巡航及登上小坵村探訪、慰問當地居民,受到熱忱的歡迎,未來大、小坵有了「烏坵壹號」,村民往來和情感將更為密切而不可分。 
 「烏坵壹號」交通船今年四月上旬運抵烏坵並下水啟用,供烏坵鄉民往來大、小坵使用。「烏坵壹號」交通船贈送儀式昨日近午時分舉行,由李縣長親自將「烏坵壹號」模型船贈給烏坵鄉,由鄉長陳興坵、鄉代會副主席莊金通、代表蔡金照等代表接受,尚包括贈送機械怪手一部,縣府各局室主管和大、小坵村民在場觀禮,並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感謝。
 這艘由縣府出資建造的「烏坵壹號」船型之設計能於坐置細岩底時維持直立的狀態而不傾斜;船型主要尺寸,船長12.8公尺,船寬3.6公尺,船深1.6公尺,最大吃水0.8公尺,總噸數約17噸,主機不小於90馬力×2,試航船速8節,巡航船速約7節,續航力2百浬以上,乘客座位11個座位,船殼與甲板室使用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構造,且操作敏捷且性能良好的動力小船,適合烏坵鄉碼頭狀況。 
 大、小坵間交通,主要靠小型漁用船筏或軍方小型登陸艇載運人員、物資,並無固定航班。運量需求平均每月約180人,每逢紫菜採收季節時,運量需求較高。至於,碼頭設施:大、小坵分別以大坵碼頭、小坵碼頭為靠泊碼頭,天候惡劣時水域動盪,會造成漁船動盪,僅適合20噸以下小船靠泊。 
 縣府指出,改善大、小坵間交通問題,除打造20T以下小型客貨船一艘,作為大、小坵間交通船,方便村民進出。同時,未來將著手改善小坵漁港碼頭設施,以利小型船舶靠泊。至於,碼頭保留現有南防波堤,並於該堤東南端至陸地間缺口新建海堤保護,避免波浪直接侵入泊地,現有港池浚深至-3.0m,並新建-3M碼頭。
 此外,烏坵鄉與台灣(台中)間交通,其權責隸屬交通部,縣府也建請中央改善,建請交通部研議每週開闢一航次客運航班、開放台灣至烏坵直昇機商業航線、儘速辦理大坵碼頭設施改善,以利客貨輪及漁船靠泊使用、以現有碼頭為基礎,擴建深水碼頭,以利船舶靠泊,東防波堤兼碼頭規劃作為客、貨運碼頭;南防波堤兼碼頭規劃作為漁船碼頭,全面改善烏坵對外海空交通,促進發展和繁榮。
記者楊水詠/烏坵報導
 距金門島有五小時航程的烏坵鄉,地理位置位於大陸福建莆田外海,包含大坵與小坵兩個自然村;總面積約2.6平方公里,且地處金門縣與連江縣之間,為屏障台海安全的海疆重鎮,行政區域由金門縣政府代管。東距台中約73浬、西南距金門約72浬、東北距馬祖約86浬、北距南日島約12浬,隔台灣海峽與台灣遙遙相望,因此被稱為「離島中的離島」。 
 根據烏坵鄉公所表示,烏坵居民主要從閩中莆田地區遷居而來,語言以興化語為主。其島上居民人口曾多達一千餘人,大部份以捕魚為業;現今人口已大量外移至台灣地區。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烏坵設籍人口數為473人,男性240人,女性233人,常住居民約40人左右,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暑假及冬天紫菜季節,則有短暫回流人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