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騎乘自行車要戴安全帽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524

近日來雖然寒風颼颼,但不減地區鐵馬愛好者對風火輪之喜愛程度,隨處仍可見單車族穿梭徜徉於地區道路;然而,部分單車騎士或愛好者,未於上路前檢查其單車裝備,就貿然上路,反而將自身置於道路危險之中。縣警局呼籲地區單車騎士或愛好者,上路前應檢查單車是否裝有燈光、反光標記、響鈴等,並戴好腳踏車安全帽後才能上路,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縣警局交通隊指出,一份由台北醫學大學與國民健康局合作之研究案,針對健保資料庫、死因資料庫、綜合性車禍資料庫,與多家醫院的外傷登入系統,分析1999~2002年間、共9371起自行車車禍。這項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每年約有3700人因自行車事故受傷,其中,10~19歲的青少年占36%,60歲以上老人占34%,成為自行車事故裡,發生率、致死率最高的兩大族群。未戴自行車安全帽的受傷者有4.2%為重度外傷;相較之下,戴了自行車安全帽的人則無人重度外傷;此外,每年約有185人因自行車車禍死亡,沒戴自行車安全帽是致命主要原因。
 交通隊表示,一般觀念中,騎士摔車,原因不外乎是天雨路滑、路面崎嶇等;但調查顯示,有九成以上的自行車車禍,其實都發生在好天氣、路況良好的道路上,與路面溼滑無關。進一步分析,交叉路口是騎自行車受傷或死亡最危險的地區,其次是「快車道」;而上午七至九時、下午五至七時,則為自行車受傷最多的兩個時段,剛好是上下學、上下班的尖峰。調查亦指出國內單車事故如此頻繁,與缺乏自行車專用道有極大關係,畢竟,混在多種機動車輛中,自然提高發生事故的機率。交通隊呼籲地區所有愛好自行車運動者,在自行車運動盛行的同時,騎乘自行車請戴自行車安全帽,以維自身安全。另外,單車應備配有燈光、反光標記及響鈴等,主要是要提醒及引起其他道路用路人注意到「單車騎士之存在」,不要因未有照明及反光設施,造成其他用路人反應來不及,無法事先預作閃避,造成車禍發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