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捨離緒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溫情洋溢

(由左至右)黃偉倫、項維安、趙甫杰、林若珩、野口敏宏、彭緒怡昨天完成英語志工的任務。(張建騰攝)
為期十二天的「2010年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於昨天閉幕了;在華裔青年的帶動下,小朋友在遊戲學中學習英語,在歡樂的氣氛中,學到了「fun」(有趣的);又在分別時,因為離愁,學到了「sad」(難過的)。
彭緒怡、黃偉倫、野口敏宏、趙甫杰、項維安、林若珩等來自美國的六位華裔青年,參加僑委會與教育部共同推動的「2010 Overseas Youth English Teaching Volunteer Service Program」(海外華裔青年英語服務營計畫),於七月十二日到七月二十三日,在金湖國小擔任英語志工。
兩週的相處,這些華裔青年與湖小的學生留下許多歡笑、快樂的紀錄,直到道別的那一刻,離情依依;大孩子、小孩子中,都有人忍不住掉淚了。
彭緒怡(Helen)在上課的第一天,曾表示希望用遊戲教小朋友學到基本的英文;兩星期來,她覺得小朋友很乖,營隊活動進行得很順利,留下了很多快樂的回憶。
林若珩(Rachel)一到金門,就覺得金門很可愛;她的父親以前也到過金門。經過兩週的相處,她覺得自己已經和大家成為好朋友;她希望小朋友們繼續透過快樂的方式學英文,包括看影片、聊天、遊戲……等等。
趙甫杰(Isaac)企圖讓小朋友覺得英文很好玩、很方便;經過這一段日子的相處,小朋友的英文進步了,他的中文也跟著進步了;不過,他的心得是,教英文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野口敏宏(Noguchi Toshihiro)覺得小朋友們在學英文時,臉上「亮」了,能力「長」(增長)了;不過,在臨別的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快哭了;他要對小朋友說的是:I will miss you!(我會想念你們)。
項維安(Tina)印證了一件事,那就是教小朋友語言,不能用死板的方式(他們用了遊戲、舞蹈、饒舌、影片欣賞、遊逛、聊天……等多元方式);她在金門的美好回憶包括登太武山、騎自行車,還有吃剉冰;還有一項收穫,那就是中文進步了!
黃偉倫(Andrew)一直用開心、快樂的方式教小朋友英文;不過,在閉幕典禮時,他覺得心情有點「sad」(難過)-過了離別的這一關,他希望小朋友們還是要用快樂的方法學英文!
六位華裔青年都是出生後就開始講英文;在無數的英文字中,黃偉倫最喜歡「happy」(快樂的)這個字;項維安最喜歡「fun」(有趣的)這個字;野口敏宏最喜歡「excited」(激動的)這個字;趙甫杰對「debate」(討論)最有感覺;林若珩對「persistence」(堅持)最有感覺;彭緒怡對「passion」(酷愛)最有感覺。
昨天的閉幕式,趙婕如、王采薇、許榆靖、段玉倩……等小朋友,一一向華裔青年致答謝詞;他們說因為有英語服務營,讓他們對英文有了濃厚的興趣,並發現學英文一點也不無聊!據湖小學生黃天麟表示,在營隊中,他們玩水球,並學習用英文表達各種顏色;玩大風吹,學習錢幣的幣值及講法;在營隊中,他學到了如何說數字,包括表達一萬以上的大數字。
金門縣政府教育局局長李再杭、僑務委員會第二處簡任視察榮幼娥、金湖國小校長張木百樾等,昨天都出席了閉幕典禮。
李再杭希望小朋友們今後仍要不斷練習英語,並感謝華裔青年為金門小朋友們做出的貢獻;榮幼娥表示,藉由這個活動,希望金門的小朋友能夠受惠,華裔青年們也能獲得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