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念今新書發表會

本報浯江夜話主筆之一的蔡振念教授新詩集「敲響時間的光」及散文集「人間情懷」兩本著作,入選高雄縣文化局的作家年度新書。(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在本報浯江夜話執筆多年的蔡振念教授,最近出版的新詩集「敲響時間的光」及散文集「人間情懷」兩書,經過激烈的評選,入選高雄縣文化局的作家年度新書,今(四)日下午二時將假高雄縣政府多媒體視聽室舉行新書發表會,歡迎鄉親踴躍前往參加。
據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表示,今年的高雄縣文化局作家年度新書評選,蔡振念的《人間情懷》及《敲響時間的光》分別在散文類及現代詩類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評審委員認為《敲響時間的光》語言精鍊、結構完整、意象鮮明、想像力也相當豐富,充滿對鄉土及生命的關懷。《人間情懷》筆調簡潔明快、內容詳實多元、文采表現不俗、真情與感覺均能融入作品中。因此評審委員一致決議98年高雄縣作家作品集由蔡振念的《敲響時間的光》及《人間情懷》獲選。
配合2010高雄縣鳳邑書香節系列活動,高雄縣政府文化局將於今日下午二時將假高雄縣政府(地址:鳳山市光復路二段132號)多媒體視聽室舉行「蔡振念教授新書發表會」,向外界正式介紹這兩本好書。
蔡振念是金門瓊林大厝人,畢業於輔仁大學中文系及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赴美國留學,就讀於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文學系,在美就讀期間曾獲中國時報青年學者獎。民國八十一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八月返國任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九十一年升等為教授,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2003年8月││2006年7月),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兼人文社會中心研究員,學經歷相當完整、優秀。
蔡振念的學術專長在古典詩歌、西方文學理論、中西現當代文學、台灣現當代文學等,曾開設詩選及習作、中西現代文學、漢學英文、現代小說選讀、文史資料討論等課程,並曾赴大陸東北、北京、廣州、上海及越南、泰國、新加坡、法國等地著名大學訪問,兼任法國巴黎第八大學特聘研究員。
其發表的學術論文有三十餘篇,所著的書籍更是不勝枚舉,有:《杜詩唐宋接受史》、《台灣現代短篇小說精讀》、《郁達夫》、《與現代詩共舞》。現代詩集:《陌地生憶往》、《漂流預言》、《水的記憶》等。
蔡振念在接受訪問時提及,他在金門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故鄉讓他帶著美好的記憶走向世界,也滋養了他的文學生命。故鄉的同學、朋友至今仍是他最可貴的資產。
蔡振念表示,除了偶而寫寫書評和專欄之外,他的創作以新詩為主,因在大學中也教古典詩,因而在創作新詩時,古典詩啟發了不少靈感,在詩觀方面,他認為詩歌永遠在追求如何能以最精準的語言來傳達思想與情感,詩人念茲在茲的常常是如何突破語言牢籠的限制,試驗詩歌語言的各種可能,因此,和語言的搏鬥成了詩人的宿命。
蔡振念說,詩人一旦建立起自己的風格,馬上面臨第二層面的宿命:風格也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套板,詩人因此必須放棄辛苦建立起來的風格,重新在語言的國度流浪,尋求風格的轉變和新的表達形式。他認為,詩人因此除了要和前行代的詩歌語言奮鬥之外,也要和自己先前的語言奮鬥,詩人永遠是語言國度中的流浪漢。寫詩,因此成為最孤獨的旅程,詩人,因此成為最孤獨的行業,知音,因此成為詩人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