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旅星華文作家寒川強調文學回原鄉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專訪報導。
點閱率:738
一直強調「文學回原鄉」的華文作家寒川(呂紀葆)與夫人維維(范維香)返鄉,並於金瑞大飯店內合照。(莊煥寧攝)

一直強調「文學回原鄉」的華文作家寒川(呂紀葆)與夫人維維(范維香)返鄉,並於金瑞大飯店內合照。(莊煥寧攝)

 金門保有很多傳統閩南文化,希望更多的學者,一起來研究金門,發展金門。作品中經常充滿原鄉情愫和文化鄉愁,強調「文學回原鄉」的新加坡華文作家寒川昨日回家鄉說,他受的是華文,文化情節是中華文化,對家鄉的感情是濃厚的。
 寒川原名呂基砲,又名呂紀葆,一九五○年生於金門榜林村,五歲隨母親南下新加坡與父親團聚。1972自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畢業,曾擔任文藝、宗親會館和社區刊物的編輯顧問、主編或編委,不下五十種。現為印華作家協會海外顧問,曾任新加坡錫山文藝中心副主席、新加坡藝術總會理事,新加坡島嶼文化社理事、新加坡書法家協會高級評議員、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新加坡浯江公會董事、印尼《印華詩刊》與《印華文友》顧問。創作之餘,多次受邀參加在中國、台灣、美國及亞洲等地的文學會議;也擔任多項海外文藝創作比賽評審。
 已半退休的寒川現為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副秘書,也是印尼國際日報東盟文藝統籌(該刊物每週二在星、馬、泰、緬:::等七國刊出),寒川創作多以詩歌、評論和遊記、散文等,著作有:回鄉系列、文學回原鄉、我從金門來、火中的詩、紅睡蓮、山崗的腳步、島嶼五天詩集、在矮樹下、樹的氣候、金門系列:::等近二十種,寒川詩作中經常充滿原鄉情愫和文化鄉愁,傾注了詩人對原鄉的濃濃思念,可稱是南洋的金門籍作家中,作品原鄉情愫表達最濃烈的一位。
 寒川夫人范維香也以筆名「維維」發表多篇詩作與散文,夫唱婦隨,共為發揚華文文化努力耕耘。
 他很高興這些年來,縣府與文化局做了很多工作,提供很多海外寫作人不只有機會在金門日報發表作品,也出了一些書,這是重要的一點,讓金門去到海外的作家更認同家鄉。他說,他一直強調「文學回原鄉」,這也是過去幾年來他一有機會就回家鄉走走,他雖然已經是新加坡公民,但在下南洋受華人教育,文化情節是中華文化,對家鄉的感情是濃厚的。
 談到金門未來發展,寒川說,現在兩岸已經朝向和平發展,沒有戰爭,人民就可以尋求更好的雙邊合作,希望以後交通更方便,尤其是大橋興建後,在可預見的將來,當然希望金門越來越發展,結合廈門、金門、台灣及南洋僑鄉共同發展閩南文化圈。
 他也說,金門保育很多傳統閩南文化,是可以發展閩南文化,希望更多的學者,不僅是文學的,有更多的學者一起來研究金門,為金門發展努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