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12/25開館營運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縣府報導。
點閱率:484

 金門縣長李沃士昨主持「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開館營運」第2次研商會議,重申營運的時間不變敲定在12月25日吉日歡喜開館。同時裁示文化局等單位通力合作逐步充實豐富六大主題展出的內容,俾提供海內外鄉親返鄉過年或尋根之旅參訪據點。
「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開館營運研商會議,昨下午4時假第三會議室召開,由李縣長主持,包括交旅局長林振查、文化局長李錫隆、建設局長葉媚媚、林務所長楊慧明、養工所長董漢耀、文化局課長郭朝暉,及金門大學張梨慧、2位監造建築師等均與會。
李縣長會中原則要求使用執照申領務必於11月15日完成,包括無障礙設施、消防竣工、室內裝修竣工等完成。至於,展覽佈置,如導覽手冊、摺頁、海報、請柬、圖書展售室、吳伯達捐贈文物展,也應加緊腳步完成佈展。並增加中日英文數位化解說,朝向多元化與國際化發展。
有關導覽解說部份,預定開館時間為早上9:30至下午5:00。導覽流程為從海洋的金門、天佑吾土、歲時紀事、歷史風華、金門人素描、萬年富貴·瓜瓞綿綿、生活筆記、看守金門、金門的展示館、圖書展售館結束。
導覽模式,初步決定星期一至五受理預約開館。星期六、日定時每個整點導覽(中午12:00-13:00休息),每小時一次,每次約50分。解說人員培訓方面,李縣長裁示由文化局、交旅局及金門大學密切配合推動。
至於,導覽解說人員甄選作業11月中旬、導覽人員訓練12月上旬、試導覽及檢討12月21、22、23、24日。解說內容、導覽流程、導覽模式、導覽時間(上午9:30至下午5:00)、支援天數、需求人力。
此外,林務所協助綠美化植草皮;養工所協助綠美化沃土施作、舖設植草磚;國立金門大學導覽解說人員培訓。以及屋頂漆耐厚塗料;建設局負責無障礙設施11月15日勘驗完成。
 將於12月25日開館、對外營運的「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分有六大主題,主題一「金門的海洋」:本展示區由金門的地理、海洋、生態等自然環境因素,串連了開發、航運、移民等文化特質,引導觀眾認識金門。追溯過往先民墾拓之時光記憶,隨著時間的變遷展現過去與現今的不同風貌。主題二,以「劇場」的概念,呈現金門人的宗教信仰,重塑城隍遶境、王爺祭祀、燒王船等祭典的盛況,帶領觀眾彷彿身歷其境體會文化精神的民俗特色。主題三,「歲時紀事」,節氣,自古即是常民生活重要指標,每個節氣代表不同生活的情景,延續先民生活智慧的累積。冬至祭祖、中元普渡、中秋博餅、神明聖誕等,在熱鬧的氣氛裡找到人民對上天、居家的安心。主題四:「歷史風華」,透過情境復原展示,從考古、政經發展、休閒娛樂、學術文化等不同層面,展現舊金門城過往歷史的風貌與榮華。主題五:古今中外,歷史所流傳、所記載的傳奇人物,在地方上一直被津津樂道著、宗親、女性、孩童、老人、軍人、構成一幅幅金門人的素描。主題六:「萬年富貴·瓜瓞綿綿」介紹金門獨特的梳形聚落,厝內厝外空間配置,厝內生活大、小事,生命裡由幼到老的各種禮俗,認識金門的風土生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