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在地特色健康促進學校中央輔委抵金分享執行經驗

健康促進學校增能研習昨舉行,國中小校長及承辦人與會。(陳麗妤攝)
展現在地特色的校園健康促進成效,縣府昨辦理研習,有請縣屬中小學校長、承辦人員、校護參加,由中央輔導委員葉錦瑩、劉麗梅等進行推展經驗分享。葉錦瑩建議各校結合周邊特色資源,置入成功個案,創新在地特色內容;劉麗梅則認為,健康促進的推動除了校內核心人物外,更要家長、社區的結合才能內外兼顧。
金門縣一百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增能研習,昨日上午九時起金沙國中舉行(金門縣健康促進中心學校),對象為金門縣屬之國中小校長、業務承辦人以及校護,約計五十人與會,由中央輔導委員葉錦瑩教授做經驗分享。
葉錦瑩表示,校園健康促進之推展有六大行動,主要是指學校從確立執行政策後,將相關健康促進內容融入教學裡;並營造良好的關係,由學生的互相影響、承辦人的心理支持等,並且將校園環境資源與教學做整合,永續推展,針對不足或過度者進行調整,使其趨向健康,達到預防作為,而後更進一步則是透過家長、社區等資源進入,相互結合推展,共擬適合雙方的辦法,營造健康促進環境。
若以金沙國中為例,其整合了地區教學資源,將環境融入學習當中,整頓校園環境打造文物館、生態學習館,營造省電展示等,置學習於日常生活之中,有助於實際效果之展現。此外,建議一般學校可以觀察校園環境特色,透過遊戲方式,設計體驗,吸引學生興趣;並透過仿效他校成功個案,加上創意打造吸引學生參與的健康促進內容。
舉例而言,苗栗縣溪洲國小,仿超商公仔收集熱潮,依老師特性設計出食物營養娃娃卡,供學生參與健康促進活動時收集,並可換獎勵。而彰化縣育英國小則是發行健康體位存摺方式,讓孩子每天追蹤關懷自己的體重值。宜蘭冬山國中設計健康飲食班,並和社區合作讓學生自己種稻米,在品嚐的同時也瞭解其營養。
活動與會人員在最綜合座談中分組討論,創意健康促進內容。金沙國中說明金門縣九十九學生度就種子學校進行議題式行動研究,包括菸害防制(金沙國小)、性教育(金湖國小)、視力保健(中正國小)、口腔衛生(寧中小)、健康體位(烈嶼國中)、檳榔危害(多年國小),時間至七月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