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樂會友大小金昨南樂交流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綜合報導。
點閱率:610
  金門樂府傳統樂團與烈嶼鄉群聲南樂社昨以樂會友,在動人弦律音符中,增進雙方的樂藝和情誼。(楊水詠攝)

金門樂府傳統樂團與烈嶼鄉群聲南樂社昨以樂會友,在動人弦律音符中,增進雙方的樂藝和情誼。(楊水詠攝)

 金門樂府傳統樂團與來自烈嶼鄉的群聲南樂社,昨天有一場精彩的南樂交流、以樂會友;在「指」合演「出庭前」,曲風恬淡雅、內歛而含蓄;接下來是「曲」的交流,唱詞委婉又纏綿,讀音中保留中原古漢語音韻,感受舒緩、幽雅,意境悠遠、旋律風格之美妙。金門樂府和群聲南樂社均表示,在一片和樂融融的交流氣氛中,增進彼此樂藝和情誼,是一件很歡喜的事。
 群聲南樂社是於昨天上午,在理事長洪志慶帶領拜會金門樂府傳統樂團,受到團長陳秀月和團員的熱烈歡迎;隨即,金門樂府傳統樂團和群聲南樂社展開南音樂藝交流活動,在「指」交流合演「出庭前」;於「曲」則由雙方團員分別演唱「恨冤家」、「因送哥嫂」、「一身卜到我君鄉里」……,使用有琵琶、二弦、簫、雙鐘、四塊、響盞、叫鑼、噯仔等傳統樂器,走入閩南最古老的音樂天地。
 昨天參與交流的群聲南樂社有理事長洪志慶、常務理事李安心、常務監事洪春梨、理事洪天就、孫正、孫方翠玉,以及創會會長洪天映、榮譽理事長林德典等人。而,金門樂府有團長陳秀月,還有薛永池、徐聲良、陳七二、陳金潭、許銘豐、吳鼎仁、陳秀珠、李麗娟、黃燕燕、黃秀中、林美月、楊明雪、李清海、楊清風、黃思超等人,在一片動人心弦的弦律音符中,增進雙方的樂藝和情誼。
 金門樂府傳統樂團成立於民國88年春,係85年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在金門執行金門鼓吹樂保存傳習計畫中,各班研習學員計畫圓滿達成後,為賡續傳統戲曲長期推展組成的團隊。金門樂府有團長陳秀月表示,傳統音樂在金門,原本為老人休閒娛樂與校園少兒的教學活動;金門樂府傳統樂團則由青壯中堅份子組成,為傳統的延續搭起紮實的橋樑。初期成員由學校教師率先發起,社會人士陸續響應,是金門第一個立案的藝術團隊,是南管新希望的新興館,也是維繫正統的唯一京劇票房。
 自成立以來,金門樂府由歷任團長逐年執行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金門傳統音樂傳習計畫」,金門縣文化局鼎力提攜,也由縣深研戲曲音樂的李國俊老教授宏遠規劃,現任團長陳秀月用心經營下,組織日益健全,協同全體團員、學員為地區傳統音樂紮根。而且,金門樂府聘兼擅正音(京劇)文武場的梁飛倫老師、南管及鼓吹樂家陳金潭老師,兼稔傳統音樂與西洋管弦樂的許銘豐老師開班教授,更能保有道地的傳統風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