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處榮獲政府服務品質獎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參加第三屆「政府服務品質獎」評獎榮獲佳績,6月22日由處長陳茂春帶領同仁接受頒獎表揚。(金管處提供)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提升服務效率、追求卓越品質,秉持「以客為尊」及「全員參與」之服務理念,以「創新」、「專業」、「品質」與「互動」為服務目標,提升服務品質,塑造服務形象。今年代表內政部參加第三屆「政府服務品質獎」評獎,並得到評審委員肯定榮獲佳績,6月22日由處長陳茂春帶領同仁接受頒獎表揚。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84年10月18日成立,是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也是以維護文化資產及戰役紀念與保育自然生態的國家公園。為保存維護地區珍貴資源特色,多年來致力於戰役史蹟保存與活化再利用、傳統聚落保存與再生、推動生態保育暨生態旅遊深化、提升遊憩服務品質及提供多元化之解說宣導服務,期能營造一文化、生態保育與休閒遊憩並重的優質環境。並配合金門縣政府施政方針,將金門獨特且具價值軍事遺跡與傳統建築,爭取登入世界遺產,讓金門能見度躍上世界舞台。
在戰役史蹟活化再利用方面,積極辦理戰役史蹟維護保存,並活化利用為環境教育之場所,99年計完成「迎賓館」、「烈嶼紅土溝三營區L-36據點」、「小徑特約茶室展示館」、「自行車故事館及自行車專用道」等戰役展示設施,至99年已接(共)管且開放參觀之軍事設施計14處。另為建構完整戰役觀光遊憩體驗,辦理以戰役為主題之「金門回憶之旅」活動,並於著名之戰役紀念地翟山坑道舉辦「金門坑道音樂節」活動,深獲民眾好評。
在傳統聚落保存與再生方面,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有12處傳統聚落,計1,088棟閩南建築及洋樓留存,為使珍貴文化資產永續保存,首創以地上權設定方式,協調古厝所有權人將古厝交由管理處經營管理30年,並整修活化再利用為展示館、民宿、賣店等多元化類型,至99年已完成68棟傳統建築活化再利用。另透過社區營造、居民培力及民宿賣店評鑑與輔導等軟體強化,使珍貴之人文資產得以永續經營與傳承。
在生態保育暨生態旅遊深化方面,金門地區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為使珍貴動、植物資源及環境景觀得以永續維持並落實生物多樣性,持續推動各項保育工作,如進行環境長期監測以調查區域內環境變化情形、設置水獺觀測站瞭解其族群及生活史狀況、設置水韭棲地觀測站並進行水韭培育工作等。另結合自然及人文資源特色推動生態旅遊,辦理「金門采風-古厝˙鸕鶿」活動,藉由生態旅遊活動讓民眾瞭解國家公園維護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之努力與成果,並創造在地經濟利益。
金管處陳茂春處長表示,目前過境金門旅客(含觀光客)已突破200萬人次,大陸遊客自由行亦旋即開放,預計蒞金觀光人數會大量增加,如何配合政府政策,做好各項軟、硬體設施,提昇服務品質,是金門國家公園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國家公園肩負資源保育與環境教育、觀光遊憩等任務,未來將積極與地方各機關單位及居民建立良好夥伴關係,辦理適合當地環境特色之生態旅遊活動,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以達到遊憩體驗、保育與地方發展三方共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