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清率團訪金﹕自由行為台灣帶來助益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金城報導。
點閱率:983

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和團員們在水頭碼頭合影。(楊水詠攝)
陸客自由行正式啟動,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昨天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身分,率領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新聞與傳媒論壇的學者、新聞工作者一行十三人,經由小三通到金門一日遊,恰巧見證陸客自由行廈門首發,張銘清表示,這項開放措施讓更多陸客方便遊台,為台灣帶來助益,並促進兩岸人民情感的交流。
由張銘清率領的第二屆海峽兩岸新聞與傳媒論壇的學者、新聞工作者一行人,於昨天上午九時二十分左右,搭乘新集美號抵達水頭碼頭;張銘清表示,此次訪程已有安排,主要的地方都可以去走走,最想參觀金門的地下堡壘坑道;而且,金門已變成一個和平的地方。
第一次到金門的張銘清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對於陸客自由行的看法時,他表示,陸客自由行開放是兩岸同胞共同期望的事,個人遊台啟動,省了團進團出不便,為陸客提供方便。
張銘清指出,首批開放北京、上海和廈門市民自由行,後續會逐步開放更多城市,會有更多陸客遊台,給台灣帶來助益,促進兩岸人民情感交流。
張銘清和參訪團團員分別前往翟山小艇坑道、莒光樓、雙鯉濕地自然中心、中山林乳山故壘、蔣經國先生紀念館等地參觀外;他還到製刀廠參觀砲彈改造為鋼刀過程。張銘清說,砲彈是武器、是破壞、是殺人,現在砲彈變成工藝品、生活用品,是很大的跨越,這個跨越象徵「戰爭走向和平」。
張銘清表示,武器走向藝術品是非常大的跨越,他記得到聯合國大門有兩個雕塑,一是把一把槍打成一個結、還有一把劍打造為犁,「化劍為犁」。同樣的道理:「反對戰爭、希望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識」。
張銘清說,金門過去是兩岸戰場,現在變成和平的地方,砲彈都變成藝術品、家用菜刀,兩岸應忘記過去仇恨與戰爭,共同追求和平、創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