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前大甲鎮長蔡金福返金投票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1,059
  蔡金福曾在只有「七個半」金門人的台中大甲鎮當選鎮長。(張建騰攝)

蔡金福曾在只有「七個半」金門人的台中大甲鎮當選鎮長。(張建騰攝)

 趕在大選前返金投票的金門鄉親中,有一位是曾在前臺中縣大甲鎮當選過鎮長的瓊林人蔡金福。當年,臺中縣大甲鎮只有「七個半」的金門人,他卻能在那裡當選鎮長。
 臺中縣大甲鎮已經隨著「五都」改制,於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改為臺中市大甲區。蔡金福是民國七十九年三月至八十三年三月在前臺中縣大甲鎮擔任鎮長,任期為一屆四年。
 民國七十九年時,全大甲鎮約有五萬多個公民,卻只有「七個半」的金門人;其中一個是蔡金福自己,還有「半個」則是他的太太。
 根據蔡金福的自述,大甲四通八達的都巿計畫道路,就是他在那四年開闢出來的;也因此,他得罪了許多人,成了無法連任的原因之一。不過,雖然當時不能連任,後來卻可以讓人想念!如今,他走在地方,鎮民會歡迎他到家裡喝茶。
 他的繼任者則因為在八十三年間與建商勾結,洩漏底標,收取回扣被判處五年多的徒刑-在此之前,已經躲著不敢見人。
 對蔡金福而言,他身為金門人,到外面做事情,要自愛、要廉潔,不應該做讓家鄉丟臉的事。
 在大甲鎮長任內,他把都巿計畫的道路都開拓了;當時,臺中要做捷運,但大甲受限於大甲溪和大安溪,若要做捷運,光做橋就要數億元;因此,他向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爭取,改以全面開通都巿計畫道路的方式推動地方的發展。
 他是從青商會、救國團等社團崛起,於民國七十九年代表國民黨「紅派」參選,征服了國民黨「黑派」的參選人-對方是連任了十八年的縣議員。當時,他還有一個對手是代表民進黨參選。根據他的說法,當時,對方的手法是不要讓金門人選上-因為金門人只有七個半。後來,他沒有取得連任另一個因素是原本同屬紅派的同志,率眾投靠到黑派。
 蔡金福的本業是藥品工業,他後來雖不再參加選舉,但仍關心政治。他是馬英九鄉鎮巿工作小隊的成員。馬英九的全台「Long Stay」,主要就是由台中卸任公職人員陪同,蔡金福也是其中一員。他表示,幫馬英九做事是撈不到任何個人利益的;他自認一切只是為了國家社會。
 蔡金福已經把老家的閩南厝整修好,將來打算常常回到金門;他還希望引進當歸、咖啡等價值高的經濟作物到金門。
 此外,他建議金門縣應該興建大型兒童遊樂設施,以吸引人們全家到金門渡假;他建議地方政府要能聚集散居各地的金門人才,一起為金門的發展出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