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地藏公園聖像到位安座

沙美大士宮地藏公園七米六,一體成形人工雕刻而成的地藏王菩薩聖像,日前完成安座,青天祥雲十分莊嚴,成為沙美新景點。(陳麗妤攝)
沙美萬安堂所轄大士宮地藏公園,第三期工程「百孝牆」,設立後引發廣泛迴響。第四期工程,七米六高一體成形地藏王菩薩聖像,九十九公斤重純銅禪杖,安座現場工程浩大現祥雲。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到場參與,形容這是歷史性一刻,無比莊嚴。而日昨更有台灣信徒特地組團抵金朝聖並表示,這是眾人願力所成,可謂世界少有之作,功德無量。
大士宮地藏公園第一期至第三期工程,共計有三十尊佛菩薩護法聖像,二十三塊天然石頭解說牌,二部經文,五座刻圖,景泰藍佛像一幅,碑文七座。日前,一體成形以花崗岩雕刻,高七米六,重二十噸之地藏公園地藏王菩薩神像,進行安座,沙美萬安堂管理委員會現任及前任主委黃瑞華、張雲盛、沙美鄉親及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成員也到場參與。
沙美萬安堂管委會說明,繼第三期工程完成後,第四期工程-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捐雕恭立之地藏王菩薩聖像,已到位,整個地藏公園將進入倒數,待最後佛教八大名塔中的「天降塔」興建完成後,預計於龍年清明時節宣告完成。
沙美萬安堂管委會前任主委張雲盛表示,規劃籌建地藏公園出發點除了整頓大士宮周圍亂葬崗外,乃至於信眾之願力和齊心,助工程順利進行,萬安堂三忠王張府王爺亦乩示「滿庭芳」。尤其,百孝牆消息發佈後引起各界迴響,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更恭立地藏王菩薩聖像,讓整個公園之建設更臻圓滿。這應該是全世界第一處依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做規劃設計的地藏公園。
地藏王菩薩立像,特別之處是佇立中空內凹的蓮花座上,聖像高約七米六,五層基座、蓮花座和神尊重一百四十七噸。尤其神像為,一體成形,以花崗石人工雕刻完成,十分特殊亦是目前金門最高之一體成形神像。
而其所持之純銅禪杖,高約五米五多,重九十九公斤,亦有其特殊之處。張雲盛說明表示,其有兩層意涵,包括金地藏世壽九十九歲圓寂;又地藏王菩薩向閔公募化的安徽九華山大小共九十九峰。
對於地藏公園之設立,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也親臨現場關心第四期工程之進行,在地藏王菩薩聖像立座完成那一刻,形容是歷史性一刻無比莊嚴。而楊清國也投書報章描述對萬安堂設立地藏公園之看法,並指出第四期工程之完成,將「提供世人膜拜地藏王菩薩聖像的好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地藏王菩薩神像於日前完成安座後,有一團來自台灣的信眾,自稱是有感應專程搭機抵金前往膜拜,為期一個多小時,讓現場的工作人員形容,真是不可思議。
沙美萬安堂管理委員會表示,地藏公園最後一期(第五期)工程已動工,將興建佛教八大名塔中的「天降塔」。此「天降塔」是「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的第五塔,是釋迦牟尼佛上忉利天宮為母說「地藏經」後返回人間的紀念塔。地藏公園依地藏菩薩本願經為主題進行設計規劃,故佛塔之建造,擇定天降塔型。這座天降塔,亦將以石雕築成,規劃高度七米六三,建成後亦將成為金門最高的佛塔。
天降塔將依法安置經典,塔基掩藏取自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成道地正覺古塔重修時,佛塔頂上取下之一朵泥塑祥雲;塔內藏尼泊爾蘇瓦揚布大佛塔中佛陀再生舍利子、印度早期男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聖像及大覺塔石雕模型、尼泊爾精雕佛像及波塔舍利塔模型、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聖地五個台頂石頭、大藏經一部等。
萬安堂管委會也說明,天降塔內另有一尊殊勝珍貴泥塑大樂蓮花生大士聖像,根據釋迦牟尼佛有懸記:蓮花生大士是合阿彌陀佛之身(法身)、觀世音菩薩之口(報身)、釋迦牟尼佛及一切佛之心(應化身)等。為讓此殊勝工程,地方有心人士或虔誠信眾能有機會參與,有意隨喜捐款者,可逕向萬安堂管理委員會連繫,電話35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