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打理太武山佛教園區縣府擘劃藍圖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740
字型大小:
  李沃士(左)、釋性海(右)昨會勘蟹眼泉所在地。李沃士表示,把蟹眼泉重新整理出來是很有意義的。(張建騰攝)

李沃士(左)、釋性海(右)昨會勘蟹眼泉所在地。李沃士表示,把蟹眼泉重新整理出來是很有意義的。(張建騰攝)

 「蟹眼泉」原本被認為是金門第一泉,在「玉章路」修成之後乾涸,在撤軍之後,則深藏於太武山上的密林之中,成為傳說及記憶。如今,「蟹眼泉」又重新被發現了!
 金門縣政府委託許育鳴建築師事務所進行「太武山佛教園區規劃研究」,承辦單位昨天向金門縣長李沃士、海印寺住持釋性海、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盧淑妃等人進行簡報,內容提及「蟹眼泉」的再發現,並提出增設解說牌的構想。李沃士與眾人會勘後,希望能把「蟹眼泉」周遭整理出來。
 許育鳴建築師事務所蒐集整理文獻及所做的報告,太武山古傳的十二奇景包括蟹眼泉、眠雲石、跨鰲石、倒影塔、古石室、石門關、千丈壁、醮月池、太武岩、香几案、一覽亭、偃蓋松等。蟹眼泉也是其一;在「蟹眼泉」附近,另有「濯塵」石刻,並留下「曉岳」的署名。
 明末盧若騰曾在《浯洲四泉記》中指出:「蟹眼醇釀冽潔,赴喉之後,舌吻間尚有餘甘。」他把「蟹眼泉」列為「浯洲四泉」中的第一泉。
 「蟹眼泉」泉名「蟹眼」是因為外形如同蟹眼;實際看見之後就知道-原來出泉源的外觀就像是趴在石壁上的螃蟹,而泉水就是從蟹眼的位置湧出。
 過去要取「蟹眼泉」的泉水並不容易,得要用葉子收取泉水後再集入容器。後來有人開鑿了石湖,引入泉水以便汲取;又後來,「蟹眼泉」不再由該處湧泉,而是從別處流入金湖溪再匯入太湖。
 在民國四十二年參與鑿刻「毋忘在莒」的匠師曾多次到蟹眼泉取泉水飲用;工匠說法是:當貫穿太武山區的玉章路開拓完工之後,蟹眼泉就乾涸了。後來,即使有熟人帶路,要進到「蟹眼泉」也是困難重重,必須披荊斬棘。
 「太武山佛教園區規劃研究」已經進行了半年,開過五次重要的會議,許育鳴建築師事務所昨天濃縮了五次會議的內容,在太武山海印寺進行簡報。參與者包括金門縣長李沃士、海印寺住持釋性海、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盧淑妃、金門防衛指揮部工兵組上校組長李安邦、金門縣政府參議李增財、交通旅遊局局長楊鎮浯、文化局局長李錫隆、民政局局長翁伸金、金管處祕書蘇承基、保育課長邱天火、企畫課長呂清福等。
 許育鳴在簡報中提出的短期(一到二年)規劃建議包括:將「海山堂」移除,讓「海山第一」重新被凸顯。對海印寺「齋房」做更新,使之與海印寺的建築風格統一。將海印寺前廣場的軍方道路更改位置。在海印寺的中軸線前端增設「牌坊」。
 中期規劃(三到五年)的建議包括:整理「太武池」。整理「濯塵、蟹眼泉」環境並列為古蹟。在活動中心前廣場增建「海山堂」。
 長期規劃(約五到十年)的建議包括:在「太武池」週邊增設禪林、森林禪堂等。於廢棄坑道區增設「石窟」。增設平台與輕食空間於「觀日平台區」。將「太武山海印寺佛教園區」推廣於全世界。
 上述規劃,最大的問題牽涉到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及「史蹟保存區」的問題,不容易解套。盧淑妃認為山不在高,廟不在大,重要的是氛圍,是精緻化,而非體的擴大。釋性海則強調一座完整的廟至少要有山門,要有天王殿。
 李沃士表示,這次會勘主要是希望聽聽各方意見。他認為把蟹眼泉、太武池重新整理出來是很有意義的,可以讓更多人對太武山有更完整的認識。這一規劃案,仍必須與國防部、國家公園合作,達成共識,並逐步完成艱鉅的任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