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繪本旗魚王李如青傳遞生命之愛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960
  李如青的《旗魚王》已經在今年一月出版了。(張建騰攝)

李如青的《旗魚王》已經在今年一月出版了。(張建騰攝)

金門籍繪本作家李如青的《旗魚王》已經出版了。這一新作,畫出了力與美,勇與慈,曾在臺北書展被用四米高的廣告看板強力推薦。
 另外,李如青的舊作《雄獅堡最後的衛兵》則被「酷酷嫂」周美青選購,帶到邦交國;李如青的下一部作品,將以金門雷區中的飛鳥為題材,畫出無界與有界、自由與侷限間的弔詭與矛盾。
 李如青一心為了替海洋描繪一個故事,於是選擇了旗魚做為題材,完成了《旗魚王》。
 在《旗魚王》繪本中,鏢魚手順伯和他的孫子黑仔遭遇了六米長的旗魚,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旗魚!這一次的相逢,慓悍、機靈的旗魚王讓祖孫空船而返。黑仔很失落,不過,順伯的心卻澎湃起來-他整理了大尺碼的新鏢,豪氣萬丈,期待再次相遇。
 又一次,順伯與旗魚王在茫茫大海中重逢了!牠不像一般的旗魚會躲開漁船,而是恃著霸與龐,展現蠻與狂,和順伯及順福貳號鏢魚船纏鬥。
 好不容易,順伯在快要筋疲力竭之際,鏢中了旗魚王;旗魚王卻反過來衝擊鏢魚船,讓鏢繩捲進螺旋槳。
 八級巨浪讓失去動力的鏢魚船陷入險境,順伯只好讓黑仔潛水割繩,放棄已被鏢中的旗魚王。黑仔在割繩之後,看到了細細的銀光-嘩,那是許許多多不到一個巴掌大的小旗魚!他感受到無窮的生命喜悅,並告訴爺爺海中所見。原來,旗魚王做殊死戰的目的,竟是為了保護這些幼小的旗魚!
 面對枯竭的魚場,面對新生的小魚,放棄原本可以破紀錄的大旗魚;這對祖孫,在最大的失落中,得到最大的收穫-返航時,旗魚王在遠激起很大的浪花如表謝意,順伯的眼眸則閃亮出慈祥的光芒。
 李如青的《旗魚王》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有著不同的結局;在《老人與海》裡,古巴老漁夫與大魚戰鬥的結果是-老漁夫最後只得到大魚的殘骸,魚肉都被鯊魚吃光了。在《旗魚王》的末頁,天上的白雲,朵朵都成了大旗魚、小旗魚。
 文獻上有紀錄的最大旗魚長是五米五,因此李如青把繪本中的旗魚王設定為六米長。《旗魚王》是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並得到鄭明進、林文寶、許建崑、李偉文、廖鴻基、蔡淑女英等圖書評論者及閱讀推廣者的讚嘆與推薦。當他應邀到花蓮舉辦發表會時,有很多旅遊業者參加,連名嘴眭澔平也到場,甚至還想和李如青一起去鏢旗魚。
 不過,李如青可不想鏢旗魚,因為鏢台在風浪中起伏上下達兩公尺,十分驚險-更何況,順伯不是已經放過了旗魚嗎?
 李如青於一九六二年出生在金門,五、六年前才開始創作繪本,曾獲得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最佳圖畫書獎。他已經出版了《那魯》、《勇12:戰鴿的故事》、《雄獅堡最後的衛兵》、《紋山》等作品。
 李如青之所以創作《那魯》,是因為看到了山岳之美,加上過去對臺灣原住民有所認識,於是就以台灣山河為背景,塑造了打獵實力最差,但卻強壯、勇敢、有耐力,能真心疼惜生命的勇士那魯。這一繪本,讓他得到了金鼎獎。
 在創作《紋山》時,他了解到當年榮民們是以垂掛峭壁、手埋炸藥的方式開闢中橫。那一條繫在腰間,把他們懸垂在海拔幾千公尺處高的長索,要三個人才抬得動。由於過程並沒有留下照片,因此他在實地探勘及採訪後,用繪畫的方式,模擬再現榮民的堅苦卓絕。
 創作《勇12:戰鴿的故事》前,他在基隆海邊的砲台參觀,看到一根飄揚的羽毛;於是,他開始思考兩百年前,是否同樣有一根羽毛在那裡飄揚-那些人在做什麼?於是,他讓羽毛變成一隻鴿子-一隻原本勤於吃,懶於飛的鴿子-牠最後卻因為成功傳遞緊急軍情,幫劉銘傳的清軍打贏了了法軍。李如青藉此告訴大家:每一個微小的生命,都有一個偉大的可能!
 李如青的每一個繪本,都有真實的觀察,並且把真實的山水、自然、古蹟、人文,細膩地摹繪在故事的場景裡。
 《雄獅堡最後的衛兵》裡的狼犬巧克力也是實有其犬;在繪本裡,可以看到真實的模範街、貞節牌坊、雄獅堡……,連狼犬對付圍攻的群狗也真實的。一如他的所有繪本,這些都出於對真實的觀察!
 《雄獅堡最後的衛兵》曾被第一夫人周美青選購並攜往邦交國-她認為這本繪本在兩岸新關係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