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櫻桃食用觀賞兩相宜

扁櫻桃,似櫻桃,果實具八條縱稜,又稱八角櫻桃,又有人形容它像南瓜,能吃又能加工,同時也是庭園造景,十分特殊又有趣。(陳麗妤攝)
稜果蒲桃別稱扁櫻桃,它不是櫻桃,而屬桃金孃科的小喬木。在春至秋會開花結果,完全成熟時艷紅色果實宛若櫻桃。不過,因為果實有八條縱稜,又有八角櫻桃之稱。垂吊枝頭,由黃綠轉橙黃時又貌似南瓜,外觀十分特殊。
金門植物園區生物多元且豐富,除了大量化蛹成蝶的麝香鳳蝶外,種植於生態池附近的稜果蒲桃,也進入結果期。果實由綠轉橙黃到鮮紅的果實,二或三顆一株垂吊在枝頭,十分耀眼。紅色如櫻桃,熟成期間橙黃色澤加上果實八條縱稜,因此,有人認為像極小南瓜,相當特殊。
根據金門植物園的說明,稜果蒲桃別名扁櫻桃,原產地在巴西。雖稱扁櫻桃但卻不是櫻桃的親戚,而是桃金孃科的小喬木。過去金門地區曾出現在莒光樓周邊,配合整建而移除,推測植物園區內應有部份源自莒光樓。
扁櫻桃,一年春季到秋季都能開化結果,其開花時花朵為白色的,葉對生,新葉呈紅褐色,景觀如楓葉,十分具觀賞性,故當被當作庭園造景。其到了冬季低溫時則有落葉現象。
根據金門植物園的觀察,扁櫻桃在金門多做綠籬、庭園盆景。目前正值成熟期,園區內的扁櫻桃樹上,常可見到松鼠、飛鳥的蹤影。因為牠們的出現也讓果實熟透即掉滿地。一般除了可以直接品嚐之外,也有人用來做果醬或釀酒。昨有民眾前往參觀,輕嚐果實,味道由酸轉甜,就連口感也相當特殊。
金門植物園區解說人員提醒民眾,若前往參觀,可以品嚐,但請勿全部摘光,才能讓更多民眾、遊客或樹上的松鼠及飛鳥們有品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