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枕戈待旦」標語具時代意義

南竿福山照壁上的「枕戈待旦」,是馬祖戰地精神食糧的戰地標語。(李金鎗攝)
連江縣南竿福山照壁上的「枕戈待旦」,是馬祖戰地精神食糧的戰地標語。為先總統蔣公於民國47年(1958)蒞臨馬袓巡視防務時,為嘉勉地區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經銘刻碑石,與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同享盛名。
「枕戈待旦」為一樓高五層的建築物,位於福山公園山頭上,氣勢雄偉,已成為馬祖最顯目的海上地標,遊客乘船進入福澳港港口,大紅色的四個「枕戈待旦」總會印入眼簾,巍巍聳立在南竿的福清嶺上。這座照壁位於福澳村西南方山頭上的公園內,是棟地下二樓,地上五樓高的長方體建築物,上面書寫「枕戈待旦」四個大字,為先總統蔣公於民國47年1月蒞臨馬祖巡視防務時,為嘉勉馬祖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再經原有銘刻字跡原樣放大,闢建而成。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是進出馬祖門戶的意象地標,與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共享盛名,早年作為展示馬祖地區軍民生活點滴的展示館,閒置一陣子後,由地區藝術家曹楷智規劃,成為藝文展演空間。園區設有展望台登高俯瞰,可眺望福澳港全景,海天一色,別具一番風情。
「枕戈待旦」、「軍民合作」、「犧牲奉獻」、「光復大陸」、「解救大陸同胞」、「蔣總統萬歲」、「消滅朱毛漢奸」等激勵心志的愛國標語,在馬祖戶外、牆壁上與港口隨處可見。而在當時的軍人肩負反攻大陸、收復河山的重責大任,在軍人身上常出現有激勵標語,仇匪恨共的老兵們手臂上、手腕、腹部普遍刺上心中信念,以身教傳達意念給予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