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風獅爺國際化文創學者專家腦力激盪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823
字型大小:
  「金門風獅爺國際化文創發展研討會」昨舉行,在黃振良的帶領下,實地探訪風獅爺,做為未來金門風獅爺文創發展之參考。(陳麗妤攝) 「金門風獅爺國際化文創發展研討會」昨舉行,在黃振良的帶領下,實地探訪風獅爺,做為未來金門風獅爺文創發展之參考。(陳麗妤攝)

「金門風獅爺國際化文創發展研討會」昨假金門文化園區舉行,蘇振明、陳孝銘、謝蘭芬、王士朝、黃振良等專家進行一連串專題分享,並透過綜合討論,就金門風獅爺有形、無形文化發展激盪腦力也交換意見。蘇振明表示,金門發展觀光文化,要回頭找文獻做學術研究,更要向前深耕了解內涵,讓孩子認識在地文化,並藉由商品化對外行銷推展。
 配合金沙鎮辦理「高粱、老街、風獅爺」文化季活動,文化局文化園區訂昨(十月二十一)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起,辦理「金門風獅爺國際化文創發展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做專題演講,並前往現地做田野訪查,作為金門風獅爺文創發展參考。
 蘇振明(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以「風獅爺之美與文創開發」;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所專任教授陳孝銘也以「新金門視覺『福』的研究做文創設計思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謝蘭芬,也做「金門民俗色彩與文化對應發展」專題分享。文史工作者黃振良漫談「從無形資產登錄展望金門風獅爺」、王士朝金門文化資產的多元發展性、盧根做「金門風獅爺文創發展經驗」分享。最後並透過綜合座談就風獅爺民俗文創產業發展進行討論。
 有學員反映金門開放觀光之初風獅爺被過度銷售,以及風獅爺的色彩以及金沙鎮「高粱、老街、風獅爺」文化季活動應更精密、更仔細規劃及執行等問題,才能突顯活動內涵為金門的風獅爺文創找到更好的發展。
 為此,謝蘭芬表示,風獅爺被商品化仍離不開衪的神聖。在金門每一個鄉鎮在戰地、古蹟都有相似性高,如何結合聚落,從各面向去做總體營造,由各村落輪流當值日生,不斷循環訴說,從直向到橫向擴展,就能發展出衪的「故事性」。至於顏色自然地融合為宜,披風而言,有特製的錦繡也有客家大花布,尊重原來的神聖將會是最好的融合。
 王士朝也表示,從風獅爺的現址以及歷史紀錄而言,傳統早期的風獅爺經雕刻而成,多為花崗石原色,較莊嚴;後來新增或整理的風獅爺多為彩色的,呈現較活潑,不論原色為何或造型為何,重要的是如何透過說故事,讓它趣味化,讓它吸引人。
 黃振良也指出,每一尊風獅爺都有它的故事,和民眾生活及聚落間的故事。而金門風獅爺的登錄是必需經過民俗化,它是包涵被民眾視為神祀拜的行為,也就是經過道士或地理師為風獅爺安座、點眼、開光。目前全縣登錄的有七十九尊,沙美就有四十五尊,尚無法探究設置的時間,而能從中了解金門明代之後的風砂史,記取環保教訓,和金門存在的民俗信仰,及近期在觀光發展商品化和藝術品化之關聯。
 蘇振明則表示,沖繩的風獅爺早期為福建移民所傳,後為防範災害而廣泛安置於屋頂驅魔,當代的發展則逐漸脫離宗教民俗性,因應觀光發展廣泛藝術化,開發成各式文創商品。而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人民最重要的生活技藝的資產,當世界科技要大同,各國的文化要大不同,金門要發展觀光文化時,向前看讓文化活起來,讓自己了解,並透過商品化對外行銷,期許有朝一日文化園區的風獅爺主題館能夠早日催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