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湘玩咖玩出好味道

就讀大一的陳羽湘已是咖啡豆的烘焙能手。 (張建騰攝)
要喝好咖啡,非喝高價格!目前就讀金門大學一年級的陳羽湘,已經是一個烘焙咖啡豆的能手,她總是以分享的心情烘焙出好咖啡。對她而言,不必一味追求稀有豆,因為每種豆子都可以烘出好咖啡。
陳羽湘生長在一個追求咖啡甜蜜點的甜蜜家庭,為了能敏銳烘焙出合乎理想的咖啡,他父親陳天啟把原本難以戒除的菸癮戒除了。
他們家習慣在晨起之後空腹喝咖啡-他們認為咖啡夠好就不會傷胃;享受香醇的咖啡之後,才會進食兩片土司、一片起士加上一份水果。其中,起司是為補充鈣質。
在假日的某一天,陳羽湘代父款客,先後煮了三壺咖啡,第一壺是「麝香貓」咖啡,第二壺是「牙買加國寶南山」,第三壺是非洲的「耶加雪菲」。
陳羽湘用虹吸式咖啡壺煮好咖啡之後,玻璃器皿中的咖啡渣聚成罩杯狀或圓丘狀的咖啡山,雖說這與咖啡煮的好壞沒有絕對關係,但卻是一種漂亮、有趣的視覺享受;她煮的咖啡,還有美麗的色澤,用手電筒一照,有紅酒的色澤。
三杯咖啡中,麝香貓咖啡有小辣椒之稱,一磅要三千八百元,巿價一杯可能要一千多元;曾有人誇張地說:對喜歡咖啡的人,若能喝到麝香貓咖啡,可說是此生無憾了。
麝香貓是一種「鐵比卡」,豆子的個兒比上述後兩種咖啡顯得豆更小,更不起眼,但也更值錢。把麝香貓咖啡豆細細慢慢咀嚼之後,會有類似薰衣草、艾草的味道。另一款「牙買加國寶南山」標售的價格則是每磅二千五百元。
上述三杯咖啡都有好的身價,加上好的烘焙及煮功,是陳家的好咖啡。不過,陳羽湘認為,其他的豆子若經過用心烘煮,也都會是好咖啡,不必一味追求價格。
在陳家,陳羽湘和母親及妹妹最喜歡的其實是耶加雪菲,這種咖啡,從熱到涼,有很豐富的味覺變化。他的父親陳天啟常喝的則是黃金曼特寧,味道較為濃郁厚實。
陳羽湘的父親陳天啟是一位咖啡的烘豆達人,她自小耳濡目染,不但能煮出好咖啡,也能烘出有「甜蜜點」的咖啡豆;甚至被舊識們誇讚有青出於藍之勢。
陳家頂樓的神明廳,也就是家居式的「舊識精品咖啡」豆子烘焙工坊│在這個全家總動員的家庭副業中,陳羽湘與他父親都是烘焙師傅。
陳羽湘表示,對他們而言,以烘焙咖啡豆為副業只是一種偶然,不過既然要做,就要認真做到最好;因此,她不會讓焦豆有機會混進成品,影響品質。她認為產品出門之後,並不是買賣關係的結束,而是交流關係的永久持續。
他們烘焙咖啡有一個自我要求的標準。每次預約交貨,他們通常會多烘一點,留做自用;她父親曾經喝到不盡滿意的產品,便主動打電話給客戶,把已交的貨品改成試喝。
會這麼慎重的原因是雖然客戶本人其實未必喝得出來,要求也未必有那麼高,但若是客戶請別人喝咖啡時,仍有可能被極為內行的人喝出道地與否。陳天啟並不想自降標準或「唬弄」客戶,更不想讓自己的產品被行家貶低;他希望能永遠被信任。
除了烘焙新鮮的咖啡豆之外,「舊識」也會應各戶需要,少量出產耳掛包咖啡。巿售的耳掛包每包重量為八克到十克,但他們堅持要放十二克,精細到正負零點零二克,因為這樣的量配上一百五十西西的開水,才可以九成近似於手煮咖啡。
陳羽湘在黏貼製造日期等產品訊息時,也是一絲不苟,對正貼齊,謹慎包裝,表示對每一個環結的重視與執著。
陳天啟表示,咖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阿拉比卡」,一種是「羅布斯塔」。阿拉比卡含醣量是羅布斯塔的兩倍。依產地及出港的不同,阿拉比卡若產在非洲即為耶加雪菲,產在亞洲即可能是蘇門答臘的曼特寧。
陳羽湘表示,其實只要烘得夠好,煮得夠好,每一支豆子都會是好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