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僑鄉與海外華人研討會圓滿閉幕

2013「移動之民」金門僑鄉與海外華人研究學術研討會昨閉幕,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李再杭頒獎榮獲「紀念王秀惠教授最佳論文獎」得獎者。(李增汪攝)
一連兩天的2013「移動之民」金門僑鄉與海外華人研究學術研討會,在總共完成青年學者二十六篇論文發表及三場專題演講,以及舉辦青年學者圓桌會議、海外華人研究團隊圓桌會議後,於昨日下午圓滿閉幕,大家相約明年廈門大學見。
閉幕式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起,在國立金門大學陳開蓉演講廳舉行。並頒發「紀念王秀惠教授最佳論文獎」,特優│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碩士班阮湧 發表「戰前馬來西亞吉打華人的碾米業發展」;優等三名:北市教大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學程陳美莉發表「從社會資本談基督教會對海外臺灣移民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林佩環發表「從柔佛古廟遊神探討馬來西亞華人傳統文化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華所海華組王康進發表「巴色會、渣打公司與客家基督徒│北婆羅洲客家華工家庭移民史初探」。
這項為紀念海外華人研究團隊發起人及核心人士王秀惠教授的最佳論文獎,並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李再杭及王秀惠夫婿吳紀聖(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等頒獎得獎者。特優新台幣四千元、優等各二千元,以及獎狀各一紙,以資鼓勵。
青年學者代表在閉幕式中,也感謝金門大學熱情接待,並建議在論文發表方面,能應用多場次同時舉辦,來避免發表論文時間太過緊湊和評論者評論時間不足;並建議未來能朝安排師生交流舉辦晚會,增加博碩士生與專家學者互動和交流學習機會。
教育處長李再杭則代表縣長感謝金大、台師大、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承辦付出,並感謝海外僑領和學者專家及青年學者的熱烈參與,有助凝聚很多力量和傳承;並期金門在新移民(新住民)日益增加趨勢下,幼兒園新住民比例佔了百分之二十三左右,也希望教育現場工作者多研究探討新移民對金門未來的影響。
金大閩南文化研究所所長江柏煒則以每屆研討會舉辦得來不易,希望大家累積各領域研究,來讓金門僑鄉與海外華人研究學術「開枝散葉」。
臺灣師範大學院長潘朝陽則指出,海華研究議題在全球愈來愈重要,在此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及文化力量,也期許大家努力為全球華人文化做貢獻。
閉幕式尾聲,大會也宣佈2014年海外華人研究學術研討會將移地在廈門大學舉辦,大家並相約有機會明年廈大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