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局邀旅遊作家馬繼康分享旅遊步方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城報導。
點閱率:627
字型大小:
文化局舉辦講座,知名旅遊作家馬繼康告訴民眾如何造訪世界遺產,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陳麗妤攝)

文化局舉辦講座,知名旅遊作家馬繼康告訴民眾如何造訪世界遺產,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陳麗妤攝)

文化局舉辦講座,邀請知名旅遊作家馬繼康,分享「旅遊步方:一輩子玩不完的世界遺產」,本身也是國際專業領隊的他身分多元,到過世界三十幾個國家,透過各國文化景觀告訴民眾,旅行者是有責任的,他和人及土地產生關聯互動,觀賞世界遺產,除了要找到自己的座標更要結合歷史的縱深,在若大的世界找己的主題。
文化局五月兩場講座,接續丘引談「後青春│優雅的老」後,由馬繼康分享「旅遊步方:一輩子玩不完的世界遺產」。講師本身也是知名國際專業領隊人,身分多元,但可歸於以旅遊為工作主軸的行動者,範圍涵蓋帶團、演講、上課、寫作、廣電節目,目的是透過旅行傳遞美好生活態度與價值。
他曾走過歐、亞、非三洲共計三十個國家,也熟知台灣特色景點。著有《788分之1的感動:世界遺產紀行》等書籍,曾獲第二屆、第四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活品味部落格」決選入圍。日昨在演講中,他透過圖片介紹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說明,帶民眾認識不同地方的文化景觀,也讓民眾了解觀光客和旅行者的不同。
馬繼康表示,並不是現在才有世界之最的追尋,早期人們也追求世界奇景(觀),只是伴隨二戰以及工業革命資本家興趣,當具有歷史及重要性的文物將因建設而遭受破壞時而興趣保護觀念,如尼羅河建水壩,阿布辛貝神殿等因為建設而即將沒入水中,引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重視並籲共同保護,而逐漸在各洲建立興起保護的觀念,統計從一九七八年到二○一三年,全球共有九百八十一處世界遺產,你去過幾處,又該如何欣賞。
馬繼康表示,觀賞世界遺產需要做功課,不只要找到自己的座標,更要結合歷史和當時時空位置,並且要有好的解說員,而且往往造訪完世界遺產需要做的功課更多。觀光客和旅行者看世遺完全不同,旅行者是有責任的,他和人產生互動,和土地產生關聯,觀光客則沒有,故鼓勵大家,要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
世界遺產,世界可概分文化、自然景觀、無形資產等,無疑是要透過確保其完整性,留下完整生態系以及可能共同的回憶而產生的普世價值;其可能因為外來文化入侵、戰爭、天災、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導致改變,致世界遺產變成世界遺「慘」。
馬繼康也援引澳門等多處的實例說明,對於古蹟、舊事物的保存需在地人凝聚共識,不論是戰地遺址或閩式傳統,它有共同的回憶,而且新的不見得就是最好的,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做切入。建議大家可以從人文、自然等世遺範疇,規劃走出深度的旅行路線,做一個負責的旅行者,在若大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主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