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心樹斗門百年黃連木壽終

黃連木的心材容易腐爛,有「爛心木」之稱;斗門倒塌的黃連木,就是因為基部樹幹腐朽而斷裂。 (張建騰攝)
樹齡約一百二十七歲的一株斗門「風頭樹」—黃連木倒下了!這株珍貴老樹是於光緒十二年所栽植。
根據金門縣林務所提供的訊息,位在金沙鎮斗門村,編號PC031的黃連木,因基部樹幹斷裂,已於日前倒塌,這株黃連木是林務所列管的珍貴老樹。
根據林務所的說明,斗門是金門珍貴老樹最密集的地區;林務所於民國九十三年調查並列管的斗門老樹總計有四十二株—包括黃連木、榕樹等。不過,因生理年限及棲地環境等限制,僅餘二十九株。前天倒下的這株黃連木是是村落早期為了防止風沙侵襲而種植的「風頭樹」。
黃連木是漆樹科的喬木,木材堅硬密緻,木紋美麗,相當適合作為木作工藝使用,俗稱「楷木」;它能耐鹽,抗強風,耐旱,加上該樹種細胞的花青素表現明顯,會隨四季改變葉片的顏色,並有「紅葉」的景緻,因此在臺灣常被做為綠美化樹種。
不過,它的心材容易腐爛中空,因此又有「爛心木」的別稱;本次倒塌的黃連木,就是因為基部樹幹腐朽,導致無預警斷裂。
這株黃連木倒塌後,因樹枝拉扯而導致電線損毀,但並未造成居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經何斗里長陳金德通報後,台灣電力公司、中華電信及金門縣林務所已於當天下午完成道路及線路搶通作業。
林務所所長楊慧明表示,黃連木壽命雖可長達幾百年,但因為有心材容易腐爛的生理特性,難於外觀判定立木的安全程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風險,後續將針對全島所列管老樹作「非破壞性內部安全健檢」作業,希望透過科技化的評估,提供經營管理上決策的參考,以構建具多重功能性而無害的林木資源;希望既能維護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又能留存寶貴的綠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