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植物園蝴蝶新增三成員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湖報導。
點閱率:739
  台灣琉璃小灰蝶,又名靛色琉灰蝶。(林務所提供/張永仁攝)

台灣琉璃小灰蝶,又名靛色琉灰蝶。(林務所提供/張永仁攝)

位於太武山的金門植物園,又發有新記錄種蝴蝶,牠們分別是「台灣琉璃小灰蝶」(Acytolepsis puspa)、「尖翅粉蝶」(Appias albino)和「紫蛇目蝶」(Elymnias hypermnestra);牠們的發現,為植物園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再添了三筆資料。
根據金門縣林務所的說明,上個月進行植物園生物資源調查作業時,調查人員發現了台灣琉璃小灰蝶(Acytolepsis puspa)、尖翅粉蝶(Appias albino)、紫蛇目蝶(Elymnias hypermnestra)的蹤跡;這三種蝴蝶在金門都算是新記錄種。
其中,台灣琉璃小灰蝶,又名「靛色琉灰蝶」。這種小型蝴蝶在金門與台灣分屬不同亞種。分布於金門的個體,翅膀反面的黑色斑點明顯較大。在台灣,台灣琉璃小灰蝶的幼蟲的食性寄主非常廣雜,有各類饅頭果、龍眼、荔枝、無患子、猿尾藤、山櫻花、玫瑰、使君子等植物;在金門的食草情況仍有待持續追蹤調查。
尖翅粉蝶,又名「尖粉蝶」、「白翅尖粉蝶」。這種中型蝴蝶在台灣原本多出現在南部與東部,隨著幼蟲寄主樹種鐵色的廣植,近年在局部地區有極龐大的穩定族群。本次為金門第一例成蟲觀察記錄,出現於金門植物園荷花池邊的濕地上吸水。尖翅粉蝶在台灣幼蟲食草記錄,除了「鐵色」外尚有「台灣假黃楊」。金門植物園中栽植有一區「鐵色」,推測應該是牠族群擴散至金門繁殖的寄主來源。鐵色是大戟科鐵色屬的植物,別名鐵色樹、濱環蕊木。鐵色樹的嫩葉是尖翅粉蝶的幼蟲最喜歡的食物。
紫蛇目蝶又名「藍紋鋸眼蝶」、「翠袖鋸眼蝶」。雖然這是2014年才出現的金門新記錄種蝴蝶,但因金門植物園中廣植了大量的棕櫚科植栽,例如:蒲葵、海棗與華盛頓椰子等,這些植栽的葉片全都是紫蛇目蝶幼蟲的食草,所以牠們在植物園中繁殖迅速,目前已有頗可觀的族群。金門的紫蛇目蝶與分布於台灣本島的族群,分別屬於不同亞種,彼此外觀上略有不同。金門的紫蛇目蝶後翅反面,在前緣中央附近有一個明顯的白斑,台灣的族群就沒有這個特徵。
金門縣林務所是委託福爾摩沙生態公司的張永仁進行金門植物園生物資源調查作業,期程是今年三月到年底,為期約十個月;目前已發新到的新記錄種生物已達七十多種。
林務所所長楊慧明表示,金門植物園坐落於太武山區,早期為軍事管制限制使用地區,維護保留生物棲息環境及資源,後續林務所仍將持續努力,提供地區優質戶外遊憩場域與推動國人保育觀念,營造植物園成為人與自然的學習平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