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培力營深度旅行下月登場
金門建縣百年系列活動103年在地青年培力營,一百多位青年朋友共聚一堂,針對閩南文化建築、在地文創特區及軍事遺蹟三大主題,激盪出創意成果,主辦單位將於十一月八日、十一月九日再辦理兩梯次的深度旅行,安排獲獎的學員深度巡禮金門,延續培力效益。
金門縣政府民政處於日前辦理103年金門在地青年培力營(金門青年力),突破以往辦理論壇方式,擁有許多創新及豐富的內容,包括,針對閩南文化建築、在地文創特區及軍事遺蹟三大主題,進行探討老建築修繕之核心價值、老建築活化再生行動、城市與老建築之間的對話、金門老建築的可能性…等各式專題分享互動,更設有獎勵機制的分組積分競賽、實地探訪、創意簡報大賽及開閉幕式,來自各地的一百多位青年精英共聚一堂,繳出各組的創意激盪成果。
民政處邀請台灣與金門地區針對相關議題富有相當行動力之人員、團隊,來到金門分享實際經驗,包括,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建築設計師藍傑鴻分享「哈瑪星新濱老街-文史保存、公民社會與城市發展之共棲、共生」;金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林美吟分享「從文化遺產的全球化與在地化談金門未來發展」;都市酵母設計師高偉恩分享「街角遇見設計-打開生活的各種想像」;金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系主任莊翰華分享「金門文創產業的發想」;HO覓藝文實驗研究所創辦人簡瑞鴻分享「探索、找尋,好東西」;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意學院處主任洪宜玲分享「後都市的共生×共創」;金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袁興言分享「金門之閒置營區活化介紹及相關在地案例」;駁二藝術特區營運中心研究員陳茹萍分享「從港邊舊倉庫到城市新地標」;台東廢墟學院策展人羅秀芝分享「一座在城市中與自然共生的有機機器」。透由專家學者以及從其角度來看金門的可能性,啟發青年對於議題之想像力及逆向思考其創意與活力,建立起在地意識。
分組簡報競賽讓參與之青年運用活動過程中接觸到案例分享、議題討論及實地探查,自由發揮所長並創意發想相關行動付諸於實際事物上的可能性,增進對金門議題的分析及論述能力,培育成為未來推動金門事務的種子人才。「閩南聚落‧老屋活化」│聚落營造行動,使老建築融入新元素,發展出更多面向,作為聚落之特色。「金門文創‧基地延伸」│在地文創孕育,透過一個文創基地的建置,提供孕育、醞釀金門文創的環境,使得產業擁有蓬勃發展的空間,讓更多人看見金門的獨一無二。「軍事史蹟‧創新運用」│閒置場域活化,無論是營區、砲塔、碉堡…等軍用建設都值得被保存再利用,賦予更多元的運用方式,轉化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