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建築系學生畢業成果展
「浯緣,因為建築,我們相遇在金門;浯故,因為金門,我們擁有共同的故事。」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為展現學生四年的學習成果,昨日上午十時在該校活動中心一樓舉辦「浯緣-浯故」畢業成果展,展現四年建築專業的學習成果,展出至5月17日,每日下午4點將有專人解說作品。。
50位同學的作品,展現學生們追逐「建築夢」的遠大目標,許多以金門環境、空間、生態議題為出發作為設計主軸,展出的作品凸顯了在地文化,也呼應了新時代重視空間再利用、創新、創意的特質。作品中包括了原畢業於金門高中的蕭柏凡以「策馬入景」為題,將碧山靶場規劃為金門圈養馬匹、實施馬術訓練的基地,將金門牧馬的歷史及其喜愛騎馬的嗜好結合在閒置營區利用的設計上,兼顧環境與生態議題而獲得本次畢業設計優良成果的好評。該校第一屆陸生,來自泉州的陸生黃日含,則以泉州西街菜市場如何呈現新型態的鄰里關係,展現她對家鄉傳統市場與鄰里空間的新想像。這些學生,經過四年的專業訓練,展現出對設計的熱誠與新一代年輕人對文化、空間的理解,為金門與台灣的環境帶來更多的創意與特色發展可能性。
此外,該系大三同學本月初則與廈門大學建築系進行年度的聯合教學,兩系學生以廈門「沙坡尾」港區為對象,針對老舊的船塢及其週邊蜑民的生活空間進行再生規劃設計。金大建築由系主任陳逸杰帶領師生20餘人將設計成果攜往廈大建築系進行聯合評圖,由兩校老師針對學生作品給予修正建議,經兩系全天熱烈的討論後,圓滿達成兩系師生學術與學習交流的目的。
而5月7-10日,由金大黃信穎老師帶領的碩士生、大學部組成的團隊,參加華僑大學建築系主辦之「2015海峽兩岸青年學子『光明之城』實體建構大賽」,獲得銅牌獎、優秀獎之殊榮。本項比賽乃為展示兩岸大學生獨特的建構創意,讓參與者對建築的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建造過程有一個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培養兩岸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與團隊協作能力,營造積極、和諧、融洽的交流氛圍。在受邀參賽的台灣金大、文化、北科及大陸的北京清大、東南大、華大、北京中央美院等七校,共24組參賽學生,在不到9平方公尺的基地面積中,較量刀工、刀速、體力耐力與溝通協調現場反應,以瓦楞紙板建造可容納全組組員小屋的48小時馬拉松式建築比賽,金大研究生程志偉領導的「間距夕章」作品能脫穎而出獲得銅牌、研究生謝明倫的團隊獲得優秀獎實屬可貴,顯示金大學生的創意能力獲得兩岸師生的肯定。
該系陳逸杰主任指出,金大建築系除著重於建築專業的養成外,並積極與兩岸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學習經驗交換,透過地利之便與廈大、華大等校師生往來密切,讓學生瞭解兩岸的教學特色及學習模式,且有利於學生開拓視野。近年來金大建築在全系師生的努力下,入學學測平均級分數在金大名列前茅,該系乃針對金門特殊的背景,致力培養具歷史環境規劃、節能環保設計能力等整合性專長之人才,近年來教學成果備受肯定,相信在師生努力下,未來表現將更加卓越。金大建築的「浯緣-浯故」畢業成果展,除在金大活動中心展出外,並將於5月27日至6月3日跨海至台北市萬華剝皮寮演藝廳展出。並於5月28日(星期四)14:00舉辦開幕茶會,歡迎各界共襄盛舉,前往觀賞指教,共賞建築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