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推動申遺工作 會議委員集思廣益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345

104年度「金門縣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與「工作小組」聯席會議昨日召開,文化部文資局綜合規劃組組長許有仁指出,台灣世遺潛力點十八處,金門、馬祖和阿里山再被文化部選定為示範點,是強調推動申請世界遺產除了熱情外,爭取更多經費挹注也相對重要。並期金門能找個聚落有個地方來作為世遺推動展示空間。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文化資產保存中心主任閻亞寧,也就上次會議決議事項執行回覆、既往工作內容及104年工作內容作報告。
會中,並針對各單位編列104年申遺相關廣義預算執行規劃、「慢城」認證申請與申遺整合的可行性兩項提案,進行討論。
會議昨日下午二時起,在縣政府第一會議室召開,由縣府秘書長盧志輝主持,文化部文資局綜合規劃組組長許有仁、縣府處局主管、金管處長謝偉松、金防部、後勤處、軍史專家鄭瑞堅、學者楊樹清、金門大學代表等出列席參加。
閻亞寧則指出,登錄世界遺產名錄到2014年共有1007處,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則有1643處。而金門在申請世遺工作推動上,十年來實際執行經費為三千二百八十二萬元;而104年各局處在申遺相關預算編列約為二億二千四百萬元左右。
閻亞寧指出,金門推動世界遺產主題與價值標準修訂評估,在2003年:金門島與烈嶼;2009年:金馬戰地文化;2010年:金門戰地文化;2012年:活的閩南文化與持續戰爭威脅下追求和平的價值觀│世界遺產標準(ii)、(iii);2013年:1600年間人們在不同戰爭威脅下,藉著與世界充分互動、多元傳統文化的凝聚,發展出持續追求和平的重要觀念│世界遺產標準(ii)、(vi);2014年的金門申遺,「長時期不同戰爭威脅下,持續追求和平的價值」,主要內容聚焦於下列兩項文化主軸:1、(ii)「完整的傳統閩南文化」;2、(iii)「多元交流(Interchange)影響的文化」。世遺亮點標的:瓊林聚落、水頭聚落、珠山聚落、山后聚落、古寧頭聚落、歐厝聚落、碧山聚落、浦邊聚落、后浦頭聚落、後浦城鎮核心區、翟山坑道、九宮坑道。
委員鄭瑞堅贊同申請世遺過程遺產物保存和管理,並對軍事遺跡「活化」字眼使用,希望承辦單位要再斟酌。他並以馬山觀測所無人導覽、動線沒有完整規劃及有兩扇門鏽蝕(一扇快倒了),以及有垃圾未清理,請主管單位要做好管理維護工作。並建議文化局對官方出版文物,要減少錯別字產生及對戰史以嚴謹態度審核。
縣府秘書長盧志輝強調,推動申請世界遺產的路雖然漫長,但只要目標訂出來,並每年分項落實來執行,一步一步向前邁進,終有水到渠成石穿的一天。
金門縣文化局指出,104年4月2日由縣長陳福海主持之「金門縣政府巡迴鄉鎮舉辦代表及村里長請益座談|金城場」會議中,代表胡凱宇提到以「慢城」認證的發展議題,保存與發展金門各鄉鎮。文化局表示,申請國際認證之「慢城」可行性,慢城是1999年由義大利小城鎮發起,在不改變生活節奏下、促進地方經濟成長,提升生活品質的全球組織,強調慢慢體驗的居住、飲食、娛樂模式。金門縣也能試著來推動。
委員陳朝金建議,申遺主題確定很重要,主題確定後列出階段性流程圖和流程表也相對重要。並建議承辦單位做資源盤點,以釐清下一步要如何走。及請文化部在政策上多支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