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聽取開瑄幼兒園新建工程簡報 陳福海盼校園規劃要符合未來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縣府報導。
點閱率:413
金門縣長陳福海(中)昨聽取「開瑄國小附設幼兒園新建工程」規劃簡報,期對現有各所校園空間作有效的管理和總整理,以利未來校園的發展更美好。(楊水詠攝)

金門縣長陳福海(中)昨聽取「開瑄國小附設幼兒園新建工程」規劃簡報,期對現有各所校園空間作有效的管理和總整理,以利未來校園的發展更美好。(楊水詠攝)

「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金門縣長陳福海昨日聽取「開瑄國小附設幼兒園新建工程」規劃簡報,開瑄校長孫麗琪提出「森林、城堡、歡樂園」,「資源共享、獨一無二的聚落校園」永續發展願景。陳縣長說,開瑄國小位處金門島中心,且具有發展潛力,並要有整體校園規劃概念,更能符合未來發展的需求和具有前瞻性的高度。
陳縣長在聽取「開瑄國小附設幼兒園新建工程」規劃簡報時表示,每花一毛錢都要有前瞻性,近、中、遠期的前瞻校園發展空間規劃目標;他指示教育處針對現有各所校園空間作有效的管理和總整理,以利未來校園的發展更美好。
陳縣長提出「永續島嶼、美好金門」的施政理念,他說,每一施政步驟都要扣起來,也到台中看取一所小學的規劃,以作為本縣的校園未來發展的借鏡,也期為開瑄國小辦理新建幼兒園工程位置做出定調,符合長遠發展需求及目標。
針對開瑄國小新建幼兒園工程基地週邊有多筆私有土地,若以「以地易地」取得作為校地,陳縣長說,目前規劃的新建幼兒園工程可能就不一樣了,不再受到現有空間的侷限,可有更好的整體的規劃,也可吸引很多學校前來參觀和取經。
陳縣長說,他的態度是「有利於金門的公共設施、地方的文化教育發展」,基本上會提出更多的誘因,讓人民感受到「不是被政府犧牲」,更願意共同為金門的各項發展盡一份心力和力量。
開瑄國小也提出校園分期規畫,第一期整建及新建工程計畫:新建幼兒教學園區(含幼兒教學大樓及戶外遊戲區)、新建國小部校舍(含十八班教室、專科教室、圖書館、視聽教室、辦公室、綜合體育場、綜合體育館、廚房)、避難空間\停車場;經武路側至廚房新建道路、伯玉路側至幼兒園新建道路的區域景觀工程。第二期整建及新建工程計畫:拆除舊教室、校園外圍開放空間綠美化、新增國小部戶外遊戲區。
陳縣長說,校園規劃發展的近、中、遠程都要關注;或是學校有瓶頸,由教育處全力來幫忙,朝著永續發展的方向走下去。同時,他再次指出,全縣的學校要做空間整理,以及有配套措施,始來談未來的校園規劃,更能符合校園未來發展的需求和具有前瞻性的高度。
縣府教育處處長李文良表示,校園整體規劃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他認為開瑄國小提出的幼兒園建址是不理想的,若是真的蓋起來,三年後可能面臨空間不符合未來需求,還是要做校園良好的規劃,以及分區分期來規劃,符合前瞻校園發展的願景。
陳縣長說,中央與地方可以接軌,土地問題也不大;若是土地問題解決了,就可在有效的空間做最好的設計。如果是在有限空間做規劃,就會有遺憾;目前可以看得到,為什麼還要去做?所以還是要回到專業,建構一個滿意、且擁有前瞻性的校園發展願景。
目前,開瑄國小幼小班一班,學生數十六人;中大混齡班二班,學生數五十一人,全園合計六十七人。孫麗琪說明學生增班與校地增長趨勢:一、尚義合宜住宅復經縣政府規劃在案,可預見校區約七百戶住家,將促使學校學生數增加。二、校區周遭由於尚義合宜住宅之完整機能,勢必引導周邊土地漲勢,校區外土地勢必需充分利用。學校未雨綢繆,需要擴增校地方能完整規劃。三、新移民學童人數增加,其他學區有意願就讀本校者多,或大陸籍親子願意來金門就讀者,此類子女數也會增加,未來學生數將有增無減,預估到一○七學年,幼兒園將擴增為五班、國小十一班,學生數二百七十人;至一○八學年國小增至十二班,學生數二百八十人。
至於新建幼兒園規畫理念,開瑄國小說明包括:一、實用性:校區內國小與幼兒園相望設置,在學童人數少時,勉可達到相互呼應之效;然當人數增加,尤其開辦幼托整合,納入3歲幼兒入園,使幼兒園成長為3班,壓縮國小部教學使用空間。二、合法性:現階段幼兒園所使用之教室不符幼兒園基本設施設備標準(101年8月15日修正)。三、美學性︰「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美感教育是送給孩子一生最棒的禮物,美感從生活周遭的境教開始。
敢於做夢,才能成就不凡!孫麗琪說,校園整體規畫的三大核心理念,一、生活的場所:居家生活延伸的校園、社區休閒遊憩的公園。二、社區的場所、學校與社區為生命共同體、學校是社區核心、全社區共同打造的校園。三、教育的場所:整個校園都是學習場所、傳統聚落生活智慧的傳遞、終生學習的場所。
此外,開瑄未來校園發展是:A、一個資源共享的永續校園,二元或三元供水, 水資源留續(自來水一般用水, 雨水回收沖馬桶,污水處理後澆灌。)基地保水透水、資源與社區共享、 節能減碳綠建築的社區型森林小學。B、一個參與造鎮的校園,包括鄰近的尚義住宅不用投入太多的公共資源(圖書館、社區運動公園、體育館)。學校兼具教育和生活、休憩的雙重機能。減少尚義住宅的負擔,更能夠達到經濟住宅的目的。
孩子的教育、金門的未來!孫麗琪說,我們深信給予幼兒一個溫馨、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必定能夠孕育出健康、快樂、有自信的幼兒和未來國家的主人翁,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