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定期會 議員昨聽取民政處文化局業務報告
縣議會定期會昨日進行民政處、文化局業務報告時,議員提議辦理公投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改為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並希望民政處加強公墓環境美化與週邊道路規劃並提高周遭社區的回饋金,重視華僑的權益保障;也期許文化局善加利用文化園區的空間、行銷金門飲食文化特色,並要加強古蹟的保存維護,為古蹟留下一條活路,讓後代子孫能夠看到先人的的智慧遺產。
縣議會第六屆第一次定期會昨日議程進行民政處、文化局業務報告,會議由副議長謝東龍主持,縣長陳福海率同縣府秘書長盧志輝及民政處副處長陳世保、文化局長呂坤和及所屬科長與附屬單位主官等出席。
議員蔡春生指出,他曾向民政處提議辦理立委選舉時,順便辦理公投,公投議題為建議將金門國家公園趕出金門並改為金門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副處長陳世保表示,公投議題必須是民眾提起,經由連署向公投審議委員會提出,審議委員會經由議決後提送選委會辦理。必須由基層提出,不能由行政單位主動提出,相關規定會再研究並向議會報告。
蔡春生也提到,各地公墓的設置地點影響當地發展規劃,民政處應趕快針對問題研擬周全遷移或改善方案,於年底定期會提報。
有關公墓的設置地點或遷移的部分,陳世保說,會請殯葬所再研議,希望可以找到最好的替代方案。
議員洪鴻斌詢問烈嶼鄉公墓移交烈嶼鄉管理,縣府補助烈嶼鄉多少錢?對於設置祭祀禮堂及火葬場,縣府做了嗎?他說,應該在烈嶼鄉建置火葬場,總不能一直讓烈嶼鄉的喪家將往生的大體運送大金門火葬吧!
陳世保說,縣府每年會按照公墓管理的總經費額度及烈嶼鄉的需求來核發經費,祭祀禮堂部分也正進行擴充,而火葬場由於牽涉較廣,而且有嚴格規定,會請殯葬所謹慎積極來研議。
洪鴻斌也提到華僑如何定義?新加坡有多少華僑?他關心很多金門籍鄉親被迫入新加坡國籍,也要求縣府一定要重視權益的保障。
陳世保在解釋華僑身分時也強調縣府也非常重視華僑的權益,對於身分的認定與土地繼承等都有相關的規定,也會審慎來處理。
議員李應文指出,縣府與基層幹部的座談會開完後,對於基層所提意見應積極做回應,不能不了了之。而青年政策委員會成員當中不少是金大學生,他們大學四年後畢業就離開金門,對金門幫助有限,目的性不夠強,成效不彰,應多網羅一些土生土長的金門子弟或出外就學、打拚的金門青年,他們能為金門做宣傳觀光產業,把功能放大,也能獲得年輕人的認同。
陳世保回應說,基層幹部座談會後,民政處都會彙整並跟相關列管單位研擬,沒辦法回應的可能都是陳年老案,可以解決的會積極處理,不能解決或是有牽涉法令的,會再協調並積極跟基層溝通。而青年政策委員會的委員是遴選對地方青年議題關注的青年,會再檢討並研究更好的相關方式來推廣青年政策以減少疑慮。
李應文也關心金沙及金湖公墓周遭環境,他建議開闢環繞公墓的道路,順暢交通動線。
陳世保說,目前金湖公墓的道路系統有做改善,金沙部分會找時間跟議員討論並會勘。
議員許玉昭指出,金門各地公墓環境髒亂,根本不符合公墓公園化,另外榜林旁邊有基督教墓園,附近道路維修縣府應負責整治。她也提到,殯葬所對於榜林村與附近村莊的回饋金幾年來都一樣,從未增加,應該提高,趕快在明年總預算的概算中來編列。
殯葬所使用率最近成長相當多,陳世保說,公墓環境美化這部分會馬上請殯葬所做改善,而基督教墓園聯外道路會後實勘再來處理。
殯葬所所長張峰杞指出,回饋金目前沒有變,基層建設款160萬。這是大約五年前的金額,提高回饋金經費,會積極提計劃來爭取。
許玉昭也提到,替代役赴台入營,縣府應編列相關經費支應他們赴台的午餐費用。而今年沒看到同鄉會去慰問役男,另外替代役抽籤為何都是金城鎮、金湖先抽,這對於金寧鄉甚至烈嶼鄉都不公平。
陳世保說,關於同鄉會慰問役男一事,會積極來努力,至於役男抽籤部分,也會再檢討並把執行情形向議會報告。
議員陳滄江關心代表會副主席相關經費追補案,他並請陳世保副處長有空一起到審計部去協商。
有關戰地政務時期臨時人員慰助補償,陳滄江說,仍有很多臨時人員、車掌小姐等未能列入,希望縣府研擬修法時能一併納入。
陳滄江也針對64、65年次役男案入營補償問題提出意見,他說,該案至今仍未解決,縣府有何具體作法?可否請當事人開協調會,月底前大家磋商解決辦法。
民政處科長呂國書答詢指出,該案辦理進度因時效已過又牽涉到法令問題,而法源基礎沒依據,縣府也願意持續跟當事人做協調溝通。 對於文化局的業務報告,議員唐麗輝對於局長上任至今對文化局業務有何看法?
文化局長呂坤和說,他就職三個多月來也很積極在了解各項相關事項,但對於經費這方面還不夠深入。
唐麗輝也詢問文化局對於古蹟如何認定?如何維護?許文言洋樓可否列入古蹟?經過整理過的都不算古蹟嗎?她認為文化局不重視古蹟,並舉例金城城隍廟三百多年歷史拆後改建為不見木建築,而甲政第是很漂亮的古蹟建築,但說拆建就拆建,非常可惜。希望文化局能為地區的古蹟留一條活路,讓後代子孫能夠看到先人的的智慧遺產。
呂坤和表示,文化局對於古蹟維護非常重視,古蹟的認定都是請專家學者來做判定,許文言洋樓當然是古蹟。至於整理過的算不算古蹟,是要看是否保存原始樣貌。而以歷史或是名人角度來看也可構成古蹟認定。對於甲政第拆除,他覺得這是文化人的恥辱,非常可惜。之後在古蹟的維護上會更加積極慎重。
議員林孫全詢問呂坤和局長近來是否去過文臺寶塔?他認為寶塔是很好觀光景點,應該儘快設置停車場?而附近環境景觀的美化也不能拖,希望文化局能協調相關管理單位來辦理。
呂坤和說,他最近去過一次,路樹與周邊環境都需要再改進,但文化局負責古蹟的部分,其他像是停車場與周邊環境,需要與國家公園及金城鎮公所協調改善。
議員洪鴻斌詢問呂坤和局長烈嶼鄉有幾處古蹟?但沒有獲得清楚定的答案,他希望局長多用心,至少每個地方都能去看過。
洪鴻斌也就古蹟如何認定?古墓、古厝是否能列入古蹟?烈嶼文化館預算補助規劃……等發問,他並針對文化局有意在烈嶼蓋歷史文物館,希望縣長陳福海任內能發包興建。
呂坤和說,烈嶼古蹟有幾處他還不是很清楚,會更認真來學習、瞭解。有關古蹟認定,只要在房屋結構、歷史角度、建築美感或是名人加持都可構成。
議員李誠智指出,金門很多建築都有列為古蹟的價值,但後續卻未做好維護,甚至被改建,令人惋惜,他也就此請教呂坤和局長有何做法?
呂坤和指出,目前的想法是把金門古蹟框列出來,周邊區域多少面積禁、限建,對於民眾因位於古蹟區域影響建築的損失會研擬用「以地易地」或補助方式,這部分會跟建設處開會協商。
「離鄉不離腔」!議員許玉昭指出,呂坤和局長在台灣生活的時間比在金門還多,對於金門了解多少?她認為呂局長好像比較注重文學這一塊,並說,金門文化不止文學而已,飲食文化也是金門的特色,像是金門的刈包、蚵乾飯、春捲(潤餅)等,還有「雞頭魚尾」的典故等等,都是金門文化亮點,像馬祖以「藍眼淚」製作影片行銷國際,成為觀光新賣點,文化局可發揚「金門飲食文化」,也讓金門鄉親認識家鄉的另一項文化特色。
呂坤和指出,雖然他有30幾年都在台灣,但一直都很關心家鄉金門,對於許議員有關「金門飲食文化介紹」的提議他也非常贊成,會積極來辦理。
議員李應文關心文化局對於文化園區未來願景有何看法?他指出,聽說文化局要遷過去?而原設在文化園區的金大學生是否要被趕出去?他們替金沙地區創造很多觀光財,為何不再多設一個金大學院?
呂坤和說,計劃要把文化局整個遷過去,因為文化園區本來就是規劃給文化局做使用,也會跟金大協調是否移一個學院到金沙並另外規劃校區給他們使用。
李應文也提到金沙南管樂團為何不能使用園區場地?建議園區應開闢公車路線,方便前往參訪。他也質疑文化局對於街頭藝人並未支持,給證照沒給合法演出空間,而申請表演程序不夠簡化。
呂坤和回應說,文化園區的空間是公用空間,民間樂團可以借用場地但不能搬進去,關於空間借用會進一步協調。至於園區對外交通部分,目前正規劃半小時或一小時有專車往返沙美車站。至於街頭藝人表演場地,該局曾在網站公告,如公告資訊不夠周全,會再檢討。
昨日會議結束前,主席謝東龍也要求民政處、文化局對於議員所提意見,應積極來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