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引陸水最快107年成真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綜合報導。
點閱率:414
據報導指出,金門從大陸引水討論近二十年,終於有機會在廿三日登場的「夏張會」討論並敲定。目前在單價及後續施工方式獲高度共識,如可在近期簽約,最快民國一○七年初金門人就能喝到福建水。
報導指出,金門每天民生及工業用水量約二點五萬噸,農業用水也約二點五萬噸,不過金門因降雨不足,湖泊淺,不易興建水庫,夏天水質容易優養化等問題,長期仰賴地下水,但過度抽取地下水,海水滲漏,已讓金門土壤鹽化問題日益嚴重。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自產每度水的成本約新台幣五十至六十元,夏天時要高度淨水每度水甚至高達七十元,更不用說缺水時期從台灣運水成本每度多達二百元,但民眾還是只支付每度十多元的水價,造成縣府及水公司很大負擔。
報導指出,行政院在103年核定「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畫」,預計耗資十三點五億元建造一條從福建晉江到金門田浦水庫的海底管線,全長約十六點九公里,施工期約一點五年,初期每年引水一點五萬噸,之後逐漸增加至三點四萬噸。
水利署表示,兩岸引水的合約會由金門縣政府與福建省供水公司簽定,目前在單價及後續施工方式已獲高度共識,「夏張會」(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台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應該只是大原則定案後,就可馬上簽定合約。
至於未來的水價,水利署說,目前還是機密,但結果一定會比現在的成本低。不過,水利署也指出,為維護金門用水安全,不會只靠引用陸水,還是會實施水庫、地下水、海淡水等多元取水方案。
此外,針對大陸引水一事,縣政府十九日晚間假金沙鎮舉辦一場與田浦大地鄉親座談會,縣長陳福海與鄉親面中面座談中,除說明大陸引水計畫、金門水資源及改善策略外,並聽取鄉親的心聲和對地方建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