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夏張會拍板大陸引水至金門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金沙報導。
點閱率:541
  金門縣府會首長陳福海、洪麗萍,昨陪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一行人走訪金沙田埔水庫。(董森堡攝)

金門縣府會首長陳福海、洪麗萍,昨陪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一行人走訪金沙田埔水庫。(董森堡攝)

「夏張會」結束後,昨(24)日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一行人繼續走訪金門,一大早來到金沙田埔水庫訪察,因為在不久的將來,將從大陸引水來到田埔水庫供金門民眾使用。
在金門縣府會首長陳福海、洪麗萍等人陪同下,張志軍一行抵達田埔水庫,首先聽取金門縣政府工務處科長針對引水工程進行簡報。金門自大陸引水的計畫,是從2013年6月21日兩岸海基、海協第九次高層會談中,達成「解決金門用水問題的共同意見」,之後兩岸輪流在福建和金門完成2次工作商談和7次技術商談,針對水源、水質、水量、合作模式及合約,達成多項共識。
金門自大陸引水,主要水源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山美水庫」,其容量約6.55億噸,是泉州最大的水庫,從這個水庫匯集「西溪水源」到「金雞橋閘」,經由「晉江供水系統」,導入「龍湖」來調節金門用水。未來,龍湖將會建置「抽水站」,並新設約10公里長的輸水管,直接送水到丙洲銜接「海底管線」最終至金門田埔水庫。而從丙洲到田浦的海底管線將長達17公里,管徑80公分,海域最深約25公尺,「施工技術不困難」。而海底管線將全部由金門縣自來水廠設計、發包施工及維護管理,「簽約30年」,陸上管線則是兩岸各自施做。而自大陸引水後的水量,預計「每日3.4萬噸」,初期的「引水保證量」是每日1.5萬噸,每3年增加0.5萬噸,並且不排除未來擴充至「最高每日5.5萬噸」。
縣長陳福海也表示,夏張會支持金門自大陸引水的政策,而金門縣政府和福建省水利廳商討「水價問題」,「也有共識」,但對於「大陸水」的水價到底是訂於多少錢,陳縣長語帶保留,只強調「有共識」。陳縣長也強調,金門很多議題都可以「透過藍綠合作」來促進,比如這次的引水政策,就是「指標性工程」,更可以提供給台灣本島長期的藍綠惡鬥「做為借鏡」。
金門縣環保局長傅豫東也指出,金門自大陸引水計畫一旦實施,不但解決金門長期以來的用水問題,更代表「兩岸關係往前邁進一大步」,希望後續雙方趕快簽約、趕快施工、趕快供水,「這是大家的期望」。
張志軍聽完簡報後,更親自在田埔水庫繞了一下,訪察當地地形,同時也關心施工期程、金門降雨量與目前水價問題;深刻了解金門缺水狀況後,他說,「看來金門用水的確是個問題」,「大家都很渴啊!」張志軍提到,水是生命之源,像大陸600多個城市中,就有400多個城市是缺水的,同樣的,金門也需要用水的保障,金門旅遊要發展,水更是不可或缺。張志軍強調,大陸方面「20年前」就已經開始制定有關供水金門的方案,但由於當時兩岸關係背景,無法發展,直到2008年「兩岸關係改善後」,才能著手計畫,他也同樣希望趕緊簽合約、施工,更意有所指地說,「讓金門鄉親盡早喝到大陸的水」。
張志軍更強調,金門自大陸引水政策,需要「走完最後一哩路」,任何事情,最後一哩路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走完,前面的過程都是白費,最後,張志軍不忘透過喊話拉攏兩岸關係,「同是一家人,同飲一江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