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張志軍與業者座談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綜合報導。
點閱率:432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金門,最後一站與金門在地業者進行座談,親自深入了解金門當地各面向的問題,包括金廈自由貿易區、陸客來金旅遊、農產品輸陸稅率優惠、對岸越界捕魚抽砂、管制海漂垃圾、空汙從源頭管制、青年機構交流、小三通等問題進行討論。
縣長陳福海致詞時簡短表示,夏張會在金門是「千載難逢」,他更說,「金們未來不再是離島」,因為很多人關心金門,他也坦言自己是「躬逢其盛」,目睹金門扮演關鍵的角色,並期盼兩岸未來發展更好。立委楊應雄則是提出四點建議,他建議兩岸互設辦事處地點可以選在金門,「因為金門最安全」,甚至金門和廈門「可以先互設辦事處」;有關小三通小額貿易,楊立委建議,具有時效性的商品,例如水果、水產,可以在廈門制訂比較快的通關時間;他還拋出「金門直飛大陸」議題,建議可由台灣航空業先試營運;以及呼籲重新評估建造「金嶝大橋」的可能性。金門縣議會議長洪麗萍也表示,「不要從台北跟北京看金門」,金門是兩岸和平的「交點」,希望創造兩邊雙贏,不要再有政治對立。
張志軍則指出,雖然這場座談會是此次金門行最後一次座談,但他也有所暗示,「不會是最後一次見面」,因為金門和大陸離這麼近,「應該常常來往」,他直言,期待在北京接待金門相關人員到訪。張志軍坦承,兩岸的「難題很多」,不可能幾次會面就解決,因為台灣金門「有自己的問題」,大陸「也有自己的問題」,但他強調,「事在人為」,「家」和萬事興,心和萬事成,他表示自己對前景充滿信心,也順帶提到來訪金門一陸看到路邊舉牌歡迎的鄉親們,覺得感動,他直言,「鄉親最有發言權」,所以才要與在地業者進行座談。
座談會上,金門觀光特產協會理事長王建順提出,為推動兩岸跨境經濟合作,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區」,建議設立「金廈自由貿易區」推動委員會,加速金廈兩地開展經濟合作、示範自由經濟效果。金門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吳嘉獎則是建議,協助研議提高大陸居民來金門旅遊人流政策,並「簡化辦證手續」,以扶植金門經濟發展。金門縣工業會理事長陳緣姿建議,為扶植金門農特產加工品之成長與發展,此類產品輸往大陸能給予「稅率優惠」,並開設「綠色通道」。金門區漁會總幹事陳天麟則說,基於共同維護海上漁業資源,維護兩岸人民情感,建議「約束」大陸漁船「不要越區捕魚」,並禁止大陸貨船「進入北碇島內側航行」。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吳啟騰則表示,建議加強「金廈海域海漂垃圾」清理打撈及環境污染防患管制,並呼籲對岸儘速「停止金廈海域抽砂」行為。
金門縣環境衛生志工隊長陳金福則是希望,透過兩會安排兩岸環保相關單位進行研商「從源頭進行管制」,提升區域空氣品質。金門縣青商會會長洪麗雯則是建議,金門國際青年商會能與大陸各青年機構更多交流機會。上和海運公司董事長李文忠建議,小三通實名制應當保護通商權益及客人資料,採簡化申報,秉持兩岸優惠政策,誠實申報、納稅及簡化通關,並希望大陸能秉持最初對台優惠政策,促進兩岸貿易永續貿易發展。翔贊航運公司董事長洪志傑提到,目前小三通貨運之現況,造成貨物無法順利流通,導致許多失業與停業之情況,希望透過此次會議能獲得協助,使小三通貨運航線能「恢復正常通關」之流程。
面對業者誠心建言,張志軍表示,國台辦將全力協調相關主管機關協處,陸委會也表示,攸關民生經濟部分,陸委會將積極協調各主管機關解決相關問題,另外與兩岸政策相關部分,除了可透過兩岸已簽署之協議既有機制處理外,像是盜抽海砂、海漂垃圾、越界捕魚等議題,大致與自然生態保育有關,希望陸方能重視兩岸自然生態保育相關議題,並將該議題列入兩岸兩會後續協商議題。
最後,座談結束,張志軍發表離開金門前最後一席談話,他說,此行在金門短短待30小時,雖然匆忙,但「收穫很多」,感受很深,他同時也感謝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協辦本次夏張會的陸委會同仁以及金門熱情的鄉親。
張志軍提出本次金門行「感受最深」的三點:一、堅定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第二,堅定為兩岸民眾謀福祉。第三,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