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酒會張志軍談水電論民生陳福海盼「加深力度」協助金門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金寧報導。
點閱率:555

「夏張會」後緊接著「陳張會」!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昨(24)日續訪金門,與縣長陳福海在金門酒廠進行會談,會中兩人針對金門諸多民生議題,如旅遊、海漂垃圾、缺水缺電、空氣汙染、越界捕魚、盜採砂石等問題進行討論。
縣長陳福海首先歡迎張志軍蒞臨金門參訪,他認為兩岸來金門舉辦會談,是金門「千載難逢的歷史際遇」,對金門意義深遠;而張志軍來訪兩天,天氣都不好,陰雨綿綿,陳縣長則認為,這是張志軍蒞臨金門,讓「缺水缺好久」的金門「天降甘霖」。而選在金門酒廠與張志軍會面,是因為金酒是「全金門百姓共有的資產」,僅以濃濃的酒香情誼表達對張志軍最誠摯的敬意。
陳縣長說,夏張會在金門,「把金門所有長期以來的問題都解決了」,他直言,「上面長官政策的宣示,很多事情就好辦了」,也舉大陸引水至金門政策為例,坦言假如沒有夏張會,「水價可能要很久」。
陳縣長提到,金門在兩岸關係中,不論過去、現在都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因為1990年的「金門協議」,開啟了協商的管道;而2001年小三通啟航,在雙方互諒合作之下,「行穩健進」,更為「全面大三通」奠定深厚基礎,為兩岸交流做出重大貢獻。陳縣長更呼應夏張會中夏張二人都重申的「九二共識」提到,今後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立足金門、連結兩岸」,推展各項經濟與民生建設。
在與張志軍會談中,陳縣長提到,金門要發展,「水和電很重要」,尤其如果沒有夏張會,自大陸引水的案子「很難推展」,陳縣長更形容這次夏張會談妥的引水案是「空前絕後」,並且更預告,未來金門和廈門會有「更多合作」,暗示將來不排除還有「接電」的政策需要與對岸合作。
陳縣長最後強調,金門人天性善良敦厚,「沒有太多怨恨」,只有「渴望和平」,祈求遠離戰爭,他也期盼張志軍這趟訪金之旅結束後,對於金門當前急待解決之迫切問題,「能夠加以正視並加深力度」,盼提供必要之協助,他最後說,「兩岸一家親,共圓中華夢」。
張志軍則是回憶起當初和陸委會前主委王郁琦在南京見面時,王郁琦曾經反映過金門供水和垃圾等相關問題,張志軍說,他當時就衍生一個想法,「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實地考察了解」。他也呼應陳縣長的說法,說自己的到訪「帶來雨水」,覺得這是「好的兆頭」,代表未來兩岸的發展會更好。
兩人在金門酒廠會面,張志軍不忘用金門高粱拉攏兩岸關係,他說,金門高粱的原料「大多數來自大陸東北」,且金酒2004年時在廈門設立貿易公司,讓金門的酒在大陸知名度提升,「飄香兩岸」,「成為兩岸關係的一段佳話」,他更希望,金門高粱酒能夠成為兩岸民眾「舌尖上共同的記憶」。
張志軍表示,希望本次金門行,能夠實地了解金門鄉親的想法,以及討論一些問題該怎麼解決,他更呼籲,各界應該「以民生為主」,「民眾所需求的」,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他認為陸委會和國台辦應該共同努力,「讓兩岸民眾過上太太平平的好日子」。
與陳縣長座談會後,張志軍坦言,每次見面「都覺得時間很趕」,因為有很多問題要討論,他表示,這次與陳縣長就許多民生議題,包括旅遊、海漂垃圾、水電、海沙等交換心得,他強調,這些問題不只金門政府關心,「大陸也關心」。
話鋒一轉,張志軍嚴肅強調,無論是在大陸或在台灣,甚至是世界任何地方,他認為,主政者最大的任務「就是民生」,解決好民生任務,這就是為政努力的方向。張志軍有所暗示地說,「不要把民生問題政治化」,他舉金門自大陸引水政策為例,「遠水救不了近渴」,兩岸有地理的優勢,為什麼不能夠兩岸合作,解決金門缺水的問題?張志軍一再強調,「不要把引水問題政治化」,他坦言,如果有水管能夠確保水質、水量都沒有問題,「為什麼要怕?」「沒有任何理由怕」!他說,這「不是為了政治」,而是為了民生造福,對金門經濟的長遠發展有利。
張志軍也指出,兩人會談有談論到「用電問題」,他更允諾,今後可以「一起商量」,制訂「妥善解決辦法」。最後,張志軍仍然不忘以談話拉攏兩岸關係,他說,真的希望可以打造「金廈一日生活圈」,讓兩岸「像一家人一樣」,和諧生活、幸福生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