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對小麥保價做種植益本分析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綜合報導。
點閱率:572
字型大小:

 針對地區小麥調價及轉作與公地回收涉及契約行為等事項,縣府建設處指出,為釐清保價收購政策的公平性與實質效益,農林科已進行地區小麥種植益本分析,過往對於雜糧收穫,並未將機械、土地及人事成本算入,另以今年小麥收兌情形而言,較去年減收3成,對於農友收益確有高估,目前,建設處已透過農委會農業成本計算方式詳估農友經營成本。
 另外,對於轉作及公有地回收政策,建設處也透過GIS套疊相關圖資,放租予農友的公有土地有田間畸零地、私有土地袋地,並無臨近水源及妨礙農機連續耕作等問題,而且已清查約250筆土地使用公有土地利用型態,以釐清目前使用強度與轉作類型,避免政策調整後衍生更多爭議。
 而有關農業政策調整方案,攸關地區長期發展,因受限於地區氣候等自然條件型態,尚無合宜替代作物或麥種,此部份將請農委會協助育種或引種工作;另為減緩衝擊,將加強與產銷班進行訪談,強化溝通,避免政策造成過度衝擊,政策草案也將儘速上呈,若經核可,將召開政策說明及座談會議,並確實依政府農業政策落實辦理。
 至於有關轉作的評估,建設處指出,金門可耕地面積約為六千三百公頃,因受地理環境影響,土質貧瘠,年降雨量稀少,分佈不均,加上秋冬季風強勁,實耕地面積約二仟四百餘公頃,僅適宜旱作雜糧,如高粱、甘藷、花生、小麥及部份蔬果栽培,其中高粱、小麥係由政府保價收購,供釀造高粱酒之用。
 為建立完善高粱及小麥契作保價收購制度,於九十年委由金門縣農會成立乾燥中心,全面收購濕穀,九十一年農試所增設實地監割簽證作業,對促進農村安定及經濟發展助益頗大。
 但由於實施小三通及加入WTO,使金門農業產業面臨很大衝擊,如何調整傳統產業結構,提昇競爭力,已成為本縣重要施政之一環,多年來,縣府除加速農業發展之規劃與革新,也由農試所及農會等推廣單位辦理蔬果及作物品種改良研究繁殖推廣、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開發地方特色農特產品與加工利用,另外,也在集團栽培共同經營、推動農業機械化、輔導農民生產安全衛生清潔蔬菜、協助農民轉型經營休閒農場、加強農業推廣教育健全農產品產銷體系,及營造農村新風貌上也多所著力,並以輔導農民朝向有機農業發展為目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