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總質詢》周子傑質詢醫療食安與居住正義

1040602b3.jpg
金門縣議員周子傑昨日在縣議會第六屆第一次定期會縣政總質詢議程中,針對醫療、食安、教育、行和住的各項議題提出質詢;同時,周子傑表示,府會是一個大家庭,做事就是有一個目標,讓金門縣更好、縣民有感!縱然方向不同,但殊途同歸和相同的目的;希望縣府團隊用智慧,創造更好的金門!
縣長陳福海答詢周子傑質詢時,陳縣長表示,既有的福利要保持,未來的福利要衡量財政基礎。而且,金門將開發財源,且基礎建設不足,若是等中央奧援,可能緩不濟急,如果地方能做,就提出預算來推動。
對於環境的創造,且排雷完成,約三百公傾,可填海造鎮?陳縣長表示填海造鎮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但不能影響到海域生態環境。同時,陳縣長提到夏張會「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在金門,談到金門要推動觀光島嶼,首先金門基礎環境要做好,金廈生活圈指日可待。
另,陳縣長表示,夏張會也提到「中轉」,涉及到大陸「大通證」核發,便利簽證就能來金門,但金門住宿量又有限;如果政策不走前面,是不行的;台北不做,金門先試,所以要把政策給金門。
陳縣長對民宿提出答詢,他說,金門的民宿可以跳脫台灣的法令行為,並提出「全島都是民宿」的觀念,可與觀光處來思考,政府來輔導,全島家家戶戶都是民宿的主人。另外,陳縣長也說幸福的島嶼,老人的福利不能少,五十五歲三節慰問金,中秋節就發放;青年返鄉就業,政府要給創業平台。
陳縣長對於打造鄉鎮亮點表示,將來維持路燈照明、排水系統、道路平坦的基本公共設施之外,所有的經費都要集中打造亮點,且回到民意,做大不做小,全力打造金門觀光亮點。
陳縣長說此次獲得《遠見雜誌》二十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拿下五星,他表示挑戰很大,特別感謝議會支持,議員所提出的事,縣政府要去重視,人民才會有感。同時,陳縣長說,他特別感謝議會和鄉親的支持、鼓勵和肯定,也會認真來思考下一步施政的方向,創造更多讓鄉親有感的政績。
陳縣長說,金門鄉親很善良,只要站在同理心去面對他,相信就能解決問題。尤以醫療倒數第二名,怎麼讓鄉親有感!與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的痛,就是縣府的痛、也是他的痛,「鄉親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的為鄉親做事,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周子傑就醫療議題提出質詢,他問衛生局長陳天順對於金門醫療滿不滿意?陳天順表示「不滿意,還要加強」,而且醫療軟硬體都無法達到民眾的期待。至於周子傑詢及陳天順歷經三任縣長,那一任縣長給的空間最大?陳天順說,他們都給很大的空間,從預算編列、醫師培育計畫等等。
周子傑提出質問,為什麼醫療做不好?有沒有去思考在縣立醫院時代,民眾對於醫療的不滿沒有現在的大?因為,現在的金門醫院是縣府財源支援的醫院,不能操之在縣府的醫院;同時,他問說,金醫有無改善空間,也詢及金門再成立一家醫院有無可能?
陳天順說明,縣立醫院九十四年改制為署立醫院,失去了主控權,但服務的還是縣民;在穩定醫事人員以留任為重,並有獎金制度加碼;而對於約用護理人員每季也有加碼的預算,並即將實施,以提振護理人員工作士氣。另,金門醫院評鑑「吊車尾」,陳天順認為要給改善空間,以提升醫療水準;周子傑希望把縣民的生命擺在第一位,不要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景況,好好的檢討。
周子傑質詢食安議題,問及金門有無食品加工廠?陳天順答說,金門食品加工廠有麻油、貢糖及牛肉干等,是金門重要的觀光產業。至於對於產業的輔導,周子傑指出,金門食品百分之九十從台灣進口,且大型賣場越來越多,應該建立檢檢制度和抽驗,主動發現食安問題,以維護縣府吃出安心和健康。
周子傑在質詢提出「戰備倉庫」的構想建議,他認為如果萬一有一天船連續十天不能到金門,有沒有存糧、吃什麼?周子傑說,台灣各縣市都有倉儲,金門應該來設置。陳天順提醒設置應注意到倉基和汰換的措施。
周子傑質詢建設處有關經濟住宅議題,翁自保表示,縣長陳福海就職第六屆金門縣長之後,為打造居住正義,平衡五鄉鎮發展,陳縣長指示五鄉鎮規劃五經濟住區;而且,考量土地取得,尚義區段徵收已完成,目前以尚義經濟住區做為第一處住宅區推動;至於其他鄉鎮規劃也已出來,金沙鎮則有兩個選址。尚義部份已完成設師發包,可規劃三百八十戶,每戶三十坪左右。周子傑說經濟住宅要讓民眾買起,才能感受讓民眾對縣府施政有感。
周子傑詢及金門民宿發展和家數,他說體制內的不多,體制外的很多,主要是礙於法令的問題;而金門民宿業者自己投資自己發展,周子傑希望觀光處要有所為輔導民宿,或採由觀光處認證的民宿,突破法令和提供消防法規安全的住宿環境,增加金門觀光住宿之不足的問題。
周子傑也提道路拓寬議題,水頭連外道路有無新路線規劃?他希望水頭連外道路能大步邁進,該做就要做,突破困局,趕到做起來。
周子傑質詢教育處對金門教育願景的看法,教育局長李文良說在培育有競爭力的公民。周子傑說少子化的關係,小學就讀人數減少,他認為小學合併要有「落日條款」,做好教職員工人事處理;但也要有「日初條約」,培養新的師資。至於金門發展大學島嶼,除了外縣市學生前來就讀之外,也要培養金門子弟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