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典範農友讓田燕鴴築巢

金沙地區的黃姓農友近年來陸續發現其耕作的農田有燕行鳥繁殖族群出沒,連續數年延遲高粱播種耕作時間,希望能協助燕行鳥順利繁殖成長,黃姓農友的田中還有可愛的小燕行鳥出沒。(董森堡攝)
再耕一畝燕鴴夢田、再譜一段保育佳話!金沙地區的黃姓農友近年來陸續發現其耕作的農田有燕鴴繁殖族群出沒,連續數年延遲高粱播種耕作時間,希望能協助燕鴴順利繁殖成長,在黃姓農友的苦心經營下,燕鴴族群已擴大繁衍至近百隻,其自然耕作、友善環境的行為讓人感動,更為地區農友從事自然保育工作樹立典範。
這處「燕鴴夢田」係金沙鎮雜糧產銷班第五班班員黃姓農友所耕作的農田,他在過去幾年來發現小麥完成收割作業後,田中就會出現燕鴴繁殖的狀況,由於收穫準備翻耕土地輪作高粱曾發現田裡有雛鳥活動,於是他特地延遲高粱播種時間,等燕鴴族群長大飛離後才進行耕作,而這些鳥在他的照顧下,似乎認定黃姓農友的田地就是理想的繁殖地,三年多來其數量逐年增加,而他延遲耕作的土地也隨之增大。
黃姓農友說,這些燕鴴像是他的好朋友一樣,每年都會很守信用的在五、六月間飛返金門,他觀察燕鴴每年的繁殖與生長情形,發現燕鴴實在很可愛又很聰明,在人類或動物靠近的時候不但會裝死,有時還會打開翅膀蹲坐在地上,佯裝有傷在身、試圖引開對雛鳥有威脅的動物,為雛鳥製造逃離現場的機會,燕鴴捨身護雛的行為讓他相當感動,更認定要好好保護這種可愛的鳥兒。
對於特地犁種的這幾畝「燕鴴夢田」,黃姓農友刻意保持低調,不願意接受拍照曝光,也不公開燕鴴繁殖地點,他認為如果讓太多人知道,吵到燕鴴繁衍或製造過多的干擾,以後不來就不好了。而黃姓農友也期望這些燕鴴能與友善的農人們建立互信機制,為金門地區的保育工作立下典範,讓更多人見證傳統農人尊崇自然的良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