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弱勢陳縣長擬設早療日托服務

金門縣長陳福海昨聽取「金門縣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設置和改善環境簡報,並與社會處人員研議早期療育日托服務,希望用心幫助遲緩和弱勢家庭。(楊水詠攝)
金門縣長陳福海昨(八)日到位於金湖鎮的衛生福利行政大樓視察,他實地了解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設置環境;隨即,陳縣長回到縣府聽取社會處相關規劃簡報和說明,他希望用心的幫助遲緩和弱勢家庭,也讓他們有優質的環境可以學習;對於個案家庭,則有更多的人去幫忙。
陳縣長聽取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設置和改善環境簡報時指出,遲緩和弱勢族群不僅僅是家庭的責任,政府及社會要去承擔起來,除了早期療育硬體改善和人力之外,也要用專業的態度去協助他們,是比硬體更重要!若是硬體使用量體不大,可透過增加時段療育以協助遲緩和弱勢家庭;但早期療育日托還是要建構,以最適宜地點來設置,也可多投資點預算,以架構完善的早期療育聯合服務環境。
金門縣早期療癒聯合中心於九十二年設立於金門縣衛生局行政大樓一樓,提供發展遲緩兒時段療育服務,到宅服務,巡迴輔導的各項服務。此外,縣府為加強對於處在教育體系統及無法進入教育體系就讀之發展遲緩兒童,提供其適性的就學環境及課程,保障其受教之權益,也戮力開創早期療育日托服務,期使更多發展遲緩孩童能獲得更完善的照顧服務,社會處積極尋找合宜場地,以擴大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目前,早期療育日托服務約有十餘人,在時段療育的人數較多,陳縣長認為應強化時段區塊服務,而日托部分則需有長遠的規劃,至於投資也要從遠的眼光來看,以擴大服務的廣度與深度計畫。
陳縣長指出,他對日托的看法和構想不一定對,但有一些專業的、執行的,該堅持的還是要堅持,以期整個早期療育日托規劃更為完善,且符合需求及服務品質。
縣府規劃作為縣府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設施處所,位於衛生局提供的衛生福利行政大樓一、二樓空間。但其大樓現有房屋建物及設施(如馬桶、逃生等)皆以成人為主體之設計,未符合發展遲緩兒童之使用,縣府將該建物一、二樓空間作重新規劃,設計以符合發展遲緩兒童需求及使用為主體,並符合「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消防、建管、衛生等相關法規規範之「金門縣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整建工程」。
陳縣長說,他看的是政策面向,可以永續經營;如果三、五年後要去改變,那在政策上就要更充分的討論和擘劃,也要實際了解日托是否確實進入,或時段療育最好,不僅有硬體,軟體設施也要充足,軟硬體相互搭配,真正落實照顧,呈現最完整建構計畫。
陳縣長表示,日托和時段療育完整服務從概算、預算到執行,是一個嚴謹過程,所以規劃事前討論很重要,在執行面也要做連接,形成整合性的資源共享。至於其整個營運、師資、維護管理都有詳盡的規劃和完整配套措施。
縣府社會處表示,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空間規劃,一樓空間規劃設置認知教室、感官教室、備餐室、多功能教室、保健室、辦公空間、廁所。至於其二樓空間規劃設置專業教室、親子活動室、教業教室、認知教室、教材教具室、語言教室、會議室、諮詢室、哺乳室、家庭室公共空間、辦公空間及保健室、廁所等。
縣府社會處表示,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預期效益:一、由專業人員提供醫療復健、特教、親職教育的服務,改善生理及心理等發展遲緩的現象,建構社區照顧的模式。二、滿足發展遲緩兒童的個別化需求,提供專業團隊整合服務。三、運用個案管理模式建構學齡階段發展遲緩兒童及家庭支持性社區服務網絡。四、接駁早療課程,針對學前大班遲緩兒提供特教服務。五、提供家庭支持服務,增進家庭教養知能,健全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功能,透過專業人員指導,協助家長熟悉生活輔具之操作、使用及簡易的動作訓練,培養發展遲緩兒童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