垵湖分校推行夏日樂學計畫

垵湖分校為學童舉辦夏日樂學營,學童從科學、鄉土、陶藝課程中,學製作迴旋鏢、六何法閱讀分享及手拉坯體驗,好不快樂。(陳麗妤攝)
垵湖分校申請教育部夏日樂學計畫,薛奕鳳、許育豪、黃偉城、王明宗等老師,帶領十六位二至五年級學童,從科學、金門鄉土、陶藝等方向著手,設計課程引導學生動手製作風力發電機、迴旋鏢,認識鄉土也閱讀繪本,並體驗手捏、拉坯等陶藝的樂趣,學子開心參與,暑期不留白。
垵湖分校表示,有鑑於學校是金門縣偏鄉中最小型的學校,位在金門縣后湖海濱公園旁,主要由金門海邊三個小村莊所組成,新住民子女及低收入戶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由於學童的背景知識往往不足以面對知識爆炸的現代教材,為避免漫長暑期家長忙於工作,無法長期給予孩子有效學習照護等,在夏季產生學習失落等現象,以致開學後無法跟上學習,故向教育部申請夏日樂學計畫,期望在暑期給予不同於正式學制之學習,以彌補其因家庭社經條件造成的不足,有助於提升其學習成效。
垵湖分校、金鼎國小、述美國小為地區三所申請教育部夏日樂學計畫的學校,垵湖將活動取名為「夏日樂學金有趣-在地文化、陶藝、科學」,主要透過科學、金門鄉土(含閱讀)、陶藝等,結合學區之在地特色,由薛奕鳳、許育豪、黃偉城、王明宗等設計課程,帶領十六位國小二至六年級學子,在為期兩週的時間內,快樂學習。
該課程自七月一日起開跑,將為期至七月十四日止。在垵湖分校抬頭望天空常可以望見飛機飛過天際,在科學趣單元中,許育豪、黃偉誠老師分別帶領學生動手製作小型風力發電機,及節能社區模型,以及運用飛機飛行的原理,導入白努力定律與迴旋鏢實作。
除了科學主題外,薛奕鳳老師帶領學子參觀會元紀念館,學子紀錄匾額文字查字典了解意義,並且也選譯五本金門文化局出版的繪本,從《黃花娘的姑婆情》示範導讀,並引導學生利用六何法「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如何」分組分享導讀繪本。結合鄉土特色也介紹金門有名的特產花生,除了帶學生理解金門因土壤較乾燥適合種植花生 行花生相關特產之品嚐,讓學生練習表達及介紹推銷。
而陶藝已是垵湖的一項特色課程,此次在暑期樂學計畫中,王明宗也到校指導學生捏陶以及拉坯。有別於平日學期藝文深耕課程手捏創作陶藝品外,王明宗也特別安排較費時間與技巧的拉坯課程,讓學生對陶土形塑有全新的體驗課程,學子開心參與,歡樂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