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中計劃支援金門醫療6新血醫師報到

醫中計劃支援金門醫療6新血醫師報到
「醫療」是金門民眾長期關心的議題,在以前,「醫療是金門永遠的痛。」這句話或許的確如此,人人朗朗上口;但隨著醫術進步以及政府各界的努力之下,如果民眾仔細比較,金門醫療的「向前邁進」確實有目共睹。以正在執行中的「醫學中心支援計畫」為例,本(7)月又有6位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級」的醫師來到金門醫院常駐支援,為金門的醫療資源加分。
金門醫院副院長董文雅說,醫生是醫院的主力,民國87年他剛回到金門服務時,當時金門醫院「只有10個醫生」,而且是「不分科看診」;但時至今日,金門醫院目前已經擁有59位醫師,顯見醫療品質一直在提升,其中除了金門在地的醫保生19位和衛福部公費生15位之外,「IDS支援計畫醫師10位」和「醫學中心支援計畫醫師6位」,這兩個支援計畫,為金門醫療的醫師陣容增色不少。
IDS計畫是金門醫院與台北榮總合作,從民國94年就開始,每年由健保署和金門縣政府合力共補助5000萬,由北榮醫師支援金門醫院,其中包括長達一個月的「專科駐診」,如麻醉科2位、神經外科1位、小兒科2位、神經內科1位、婦產科1位、腎臟科1位;另外還有「專科門診」,包括神經內科、新陳代謝科、心臟內科、小兒神經科、小兒心臟科、復健科、耳鼻喉科、心臟節律器門診、乳房及軟組織超音波門診等;以及急診內科2位和急診外科1位。陣容可說十分堅強,且各科面面俱到,持續為金門醫療提供源源不絕的醫師資源。
而「醫學中心支援計畫」則是由台北榮總和林口長庚共同合作,提升金門醫療服務品質,乃由衛福部正視到離島招收醫師不易的醫療困境,向各醫學中心提出條件限制(需支援偏鄉離島)的獎勵方案,每年衛福部提供3100萬經費,於101年12月籌備申請「醫學中心支援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醫院緊急醫療照護服務獎勵計畫,簡稱醫學中心支援計畫」,計畫核定通過,因此計畫從102年2月1日至104年12月31日止,今年已經是第三年,由台北榮總和林口長庚直接派援6名醫師,一般外科2名,急診外科2名,加護病房「專責醫師」2名。值得一提的是,加護病房專責醫師,並不用「一邊看門診、一邊顧加護病房」,只需要專門看顧加護病房的病人即可,更能精進醫療品質。金門醫院副院長董文雅也強調,醫中計畫支援的醫師都是三個月一輪,因此「穩定性」相對更加足夠。
本(7)月剛來到金門醫院支援的6位「新血」,台灣醫學中心「主治級」醫師,分別為李兆偉醫師,現職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專長是消化系疾病、外科加護重症專責醫師、肝臟外科、腹腔鏡外科,在金門醫院的門診是週三、週五門診,協助相關一般外科手術,收治一般外科住院病患。
翁一銘醫師,現職林口長庚急診醫學主治醫師,專長是急診醫學、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指導醫師、廈門長庚急診指導醫師,在金門醫院負責協助急診病患相關醫療處置。
游俊豪醫師,現職林口長庚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專長是急診醫學、毒物學次專、心臟高級救命術指導員、毒化災訓練指導員、廈門長庚急診指導醫師,在金門醫院同樣負責協助急診病患相關醫療處置。
蔡明龍醫師,現職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專長是心臟血管疾病、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心臟血管超音波,在金門醫院負責收治加護病房重症住院病患,協助相關重症患醫療服務。
楊宗霖醫師,現職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專長是心臟血管疾病、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心臟血管超音波,在金門醫院負責收治加護病房重症住院病患,協助相關重症患醫療服務。
周書正醫師,現職台北榮總一般外科專科醫師,專長消化系疾病、一般外科,在金門醫院週一下午門診、週二夜間門診,協助相關一般外科手術,收治一般外科住院病患。
金門醫院副院長董文雅表示,這些主治級醫師進駐金門,代表著台灣醫學中心的資源,也能夠支援到金門地區,拉起金門的醫療水平,讓金門醫院越來越分科、看診越來越專精。董副院長說,大部分民眾的概念是「繳同樣的健保費,希望得到同樣品質的醫療。」因此,希望透過IDS計畫和醫中計畫,能夠把醫學中心的醫師引進金門;另外,加上金門在地的醫保生,也都是台灣醫學中心訓練出來的,董副院長常常告訴金門的醫保生說:「要在病患的需求中,看見自己的責任。」這就是身為金門在地醫生的使命。
董副院長也提到,民眾對醫療的滿意度是「期望值」,雖然金門醫院是「地區醫院」,但民眾往往是賦予它「醫學中心」的期待,這一點當然醫院方面盡力來做。董副院長提出一個觀念:「安全比方便重要。」他舉例,以前在小金門可以生小孩,由助產士幫忙接生,「活了就活了,死了就死了。」也沒人會怪罪助產士;但現在沒有人敢在小金門接生,因為設備不夠,「萬一出事,不就被告到沒力?」董副院長說,以地區醫院的規模,是沒有辦法百分之百處理所有疾病,「該轉的就要轉」,當然醫院盡量朝「醫療在地化」去做,但是不可能「零後送」,地區醫院永遠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沒有轉診,因此目標是做到「合理的轉診」。
董副院長指出,醫院依規模分成地區醫院(金門醫院)、區域醫院(例如部立台北醫院)和醫學中心(例如台大醫院),養活一個區域醫院,至少要40萬人口,而養活一個醫學中心,更至少要100萬人口。區域醫院需要一定的床數,以金門醫院目前狀況,「短時間內無法達到區域醫院的標準」,即使併入北榮體系之下,依舊屬於地區醫院,不過董副院長也強調,會朝著「讓金門醫院升格為區域醫院」的這個方向去努力。
董副院長也提到,今年縣政府為了留住金門醫院的醫事人員,凡是在職3年以下者,每季加碼補助10000元,一年即可補助四次;在職滿3年未滿6年者,補助11000元;在職6年以上者,更可補助15000元,如此對金門地區醫事人員水準的穩定,更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