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百年木棉攀樹專家引新工法

林務所委請專家為總兵署「木棉王」進行高空自體拉撐保護措施。(翁維智攝)
金門總兵署後方「木棉王」,近幾年來因分枝過大,迭有掉落傷人的疑慮,為維護行人安全並避免危及鄰近房舍,林務所特別委請台灣攀樹專家雷時生,為「老樹」進行自體拉撐保護措施,由於這是金門第一次使用該工法施作,格外引人注意。
林務所指出,該所去年曾委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進行第一期樹木非破壞性調查檢測,根據報告資料顯示,總兵署百年木棉整體健康評估良好,樹冠層幅度廣達約430平方公尺,因開展側枝生長旺盛緣故,其枝葉重量使主幹受應力集中影響,導致木質部有產生缺陷,為減緩及分散應力集中問題,並考量颱風季節或東北季風危害,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建議宜採適當保護措施,以期減少側枝斷裂風險,並讓這株百年木棉的風華得以永續。
為求慎重與周延,林務所於27日邀請林業試驗所與縣府相關管理單位,就本次施作保護措施之工法共同研商討論,考量總兵署木棉生育地空間有限,如採用至地面延伸之固定性支架,恐影響古蹟建物之結構性安全,對於整體視覺景觀難以融入,因此決議採樹勢自體拉撐保護措施(Cobra tree bracing),採用4條拉撐纜繩,每條纜繩拉受力可達8噸,其材質重量僅為一般鋼纜的1/8,將東西兩側水平長達18公尺之側枝,自重要節點與主幹作斜性拉稱固定,其優點在於能將受保護側枝重心集中,並分散強風豪雨時的受力,減少斷裂的可能,縱使受保護側枝不幸發生斷裂,仍能給予主幹適當的保護與支撐,避免傷及人員或設施。
林務所代理所長葉媚媚表示,這項工法在國外主要應用於公園綠地、機關學校或居家庭園緊鄰之大型喬木,除可增進樹木對於風勢耐受程度提昇外,最重要的是在斷裂的第一時間能緊抓住大型樹冠枝條,避免損及民眾生命財產之安全;目前臺灣有臺南市經管百年老樹施作案例可資參詢,而在金門則是首次導入此應用工法,主要是考量該百齡木棉樹位於金城鎮總兵署縣定重要古蹟內,在風險管理上更需用心管理,才能營造老樹、古蹟、居民和諧共存的空間。
雷時生在現場示範施作工法時表示,這東西有個外號叫「眼鏡蛇」,材質是耐用的聚丙烯,一般可以持續使用達12年。雖然材料貴了點,但他也說,樹木的健康和安全,不能用金錢來衡量,而且一個不當的處置,可能就影響到樹木的一生,在老樹的相關防護上一定要謹慎。
這項作業期程自27日開始,將一連進行三天,作業期間總兵署維持正常開放參訪,但為避免作業過程中枝葉掉落傷及民眾,執行工作期間,林務所請民眾切勿逗留圍觀,遵循現場工作人員指示,並勿進入警示工作範圍,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