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金門新象攝影賽10月底前徵件

文化園區管理所舉辦首屆金門新象攝影比賽即起受理徵件。(照片由文化園區管理所提供)
攝影好手們看過來!文化園區管理所舉辦首屆金門新象攝影比賽,特別提醒民眾記錄夏日節慶,並邀請「好攝者」宏覽四季風韻、共同累積民俗記憶,參加即日起至十月三十一日止的徵件活動。
文化園區管理所表示,金門自民國四年建縣至今正好滿一百週年,因其獨特的戰略地位和歷史背景,既存續了閩南遺風、造就高密度的人文景觀,又保留多采多姿的四季風貌。該所為了鼓勵鄉親及遊客深入遊賞金門、細心品味金門歲時節慶祭典,同時廣集浯土民俗圖像紀實、豐富金門的影像資源,故而舉辦第一屆金門新象攝影比賽,拍攝主題為「舞動四季-愛在金門」,活動並自即日起徵件至十月三十一日止。
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表示,眼下正是繽紛的夏豔時節,節氣來到大暑(國曆七月二十三日),民眾是否好奇著這時候的金門有哪些景象可以記錄?俗云「六月六,蟳蛤赤嘴目」,表示紅蟳會將洞內的細砂挖出,而蛤則是會張殼吐水,顯露蹤跡,正是漁人們手到擒來、滿載而歸的好時候;而農曆六月初八、十六、十八日各是朱王爺、相江爺和池王爺的聖誕千秋,多處宮廟皆有作醮祝壽的儀軌;另外,景致宜人的雙鯉湖畔古地廟奉祀關帝爺,於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聖誕設醮,附近還有傳奇文化景點:水尾塔和北山風獅爺;此外,金門地區保有「六月十五日半年節」的舊俗,在這天要吃半年圓、還要以三碗湯圓敬拜觀音和福德正神,表達對神明庇佑的謝意,並祈求是年秋收豐盛。
而在農曆七月,在地的民俗祭儀更多,像是城隍廟豎幡旗舉行「開天門」儀式、家家戶戶門前懸掛寫著「七月流火、陰光普照」的照路燈(普渡燈),七夕天製作七娘亭、敬拜七娘媽,還有各村落依序辦理的中元普渡等等,喜愛民俗及宗教祭典的『好攝者』要把握節日活動,更要記得投稿:參加第一屆金門新象攝影比賽,爭取總額五萬元的競賽獎金以及在金門民俗博物館展出的機會。
此次攝影比賽的主題是以表達金門的四季風情與民俗歲時景象為題材,凡愛好攝影藝術的人士,均歡迎參加,每位參賽作品最多限六張;同時也誠邀曾參賽並獲得前三名或資深攝影者共襄盛舉,參加『交流組』,即提供作品參與展出而不列入競賽。送件參賽作品一律放洗六乘八吋的光面彩色相片,必須為單張(連作不收),不得裝裱、格放、疊片、加色、抄襲、拷貝及電腦合成(含APP後製)。
而攝影比賽為了順應潮流,特地增設手機行動組:以行動裝置(如平板電腦、手機)拍攝之作品,原始檔有效畫素最低為500萬畫素(2,592×1,936 pixels)含以上,參賽者至臉書「第一屆金門新象攝影比賽『手機行動組』粉絲專頁」點讚(Like),可用電子郵件寄至kmcpao103@mail.kinmen.gov.tw信箱或直接以私訊方式傳送照片檔案,每一帳號可上傳三張作品,每人限得一獎。更多詳情可洽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082)351030或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photo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