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崗七娘亭研習民眾自己動手做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峻魁/金城報導。
點閱率:489
字型大小:
  古崗社區舉辦七娘壇製作研習,與會者手拿成品合影。(許峻魁攝)

古崗社區舉辦七娘壇製作研習,與會者手拿成品合影。(許峻魁攝)

每逢農曆七夕,家家戶戶中若有小孩,都會準備「七娘壇」來祭拜,此也成為了金門地區特殊的祭祀文化。古崗社區發展協會為了推廣這項傳統文化,於昨(九)日上午舉辦了一場「古崗手工七娘亭研習」活動,百餘位地區民眾參加,在老師傅的親自指導下,參與的民眾自己動手來黏製七娘壇。
「七娘壇」為一種以竹編織及糊紙的傳統工藝,利用竹枝編出壇架模型,再以彩紙黏出五彩花壇,並以黏土做成七仙女頭部,裹以色紙摺成的天衣裝飾,四周黏上龍柱、門柱等裝飾,手工製作的七娘壇平均約需二、三小時才能製作完成,現在市面上亦有販售平面化,由於耗工費時,因此現在手工製作的已經逐漸式微,是一項需要致力保存推廣的傳統技藝。
古崗社區發展協會於去年辦理該項研習活動,獲得民眾熱情的參與迴響,今年再度承接文化部計畫,於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起,假金城鎮公所七樓演藝廳舉辦「手工七娘亭研習」,活動消息一出即刻額滿,共百餘位民眾共襄盛舉。活動還特別商請文史工作者林金榮解說七娘壇的文化背景;及製作七娘壇的老師傅董成真現場指導。
林金榮說,金門地區在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誕生時,家戶都會祭拜七娘媽,小孩如在出世時,讓七娘媽做義子,便會準備七娘壇。根據史料記載,這項習俗自漢代就有,而七娘媽也是保佑孩子好好長大,因此家庭都會祭拜至孩子十六歲時。
現年已經高齡八十歲的七娘壇老師傅—董成真,約在三十歲左右開始學習製作七娘壇,至今已經有五十多年的經驗了,他說,製作七娘壇十分耗時,單單竹編骨架用的綁繩,一座就要好幾十根。此外,他所製作七娘壇也十分環保,綁繩是使用日曆紙搓揉成線,充分利用現有材料。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董倫如指出,去年該協會舉辦七娘壇製作的活動,地區鄉親們的反應熱烈,今年度再度辦理,希望能透過更多人的參與,將這項傳統延續下去。
昨日參與的民眾,於活動結束後,紛紛興奮的將製作完成的七娘壇帶回家,將可於七夕時,用於祭祀之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