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召開金湖觀光發展工作會議

縣府觀光處昨召開「金湖鎮觀光發展建設行動計劃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會中並聽取委員和學者專家的意見。 (翁維智攝)
為扭轉金門觀光發展西熱東冷現象,縣府觀光處昨召開「金湖鎮觀光發展建設行動計劃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除了聽取日月辰顧問公司規劃簡報,也就各單位所提「補強」內容展開討論,後續更希望能整合各方共識、形成合作執行平台,實現「永續島嶼、美好金門」願景。
這項會議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起在縣府大禮堂會議室進行,由參議李增財主持,包括觀光處長王中聖、副處長許績鑫、委員金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李素馨、銘傳都計學院院長洪啟東及縣屬業管單位、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鎮公所代表出席。
李增財致詞表示,要帶動地區觀光旅遊產業,最重要的核心在人,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談,他也不諱言指出,金門的旅遊市場正面臨很大的瓶頸,不論是推介自由行或深度旅遊,都要有推的誘因,否則觀光客來過之後,一定不會還想再來,不過,他也期許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做好相關配套,有好的經營和管理,金門不怕沒有人潮。
本案承辦單位觀光處也在報告中指出,金門縣擁有豐富之觀光遊憩資源,惟目前發展多以個別之風景區或遊憩據點單獨發展或過於分散,少有系統發展的概念,難以形成觀光遊憩區群聚效應,金湖鎮長久以來皆為金門東半島主要生活及產業群聚地區,人口及活動集中於金湖市區,周邊涵蓋太武山及中山林、太湖、料羅灣沿岸及溪邊風景區、農林畜三所等重要據點與產業群聚,深具自然生態與戰地巡禮之觀光主題涵構;但亦存在著單點發展、觀光服務質量欠缺提升動能之整體性問題,縣府為形塑觀光遊憩區群聚效應之遊憩帶,乃有本案的規劃構想。負責本案規劃的日月辰公司則在簡報中指出,有鑑於海西經濟區崛起、「廈漳泉同城化」戰略及區域交通建設(動車/高鐵/國際機場等)已形成串聯,期待「自經區」、「一帶一路」、「水域生態」等議題能對計畫區形成正面連結。另配合金廈生活旅遊圈的形成,及金湖在會議、購物、醫美旅遊方面具有優勢,在廈門旅遊人口持續成長已達每年5,300萬人次這個大誘因上,計畫簡報也建議要慎選高端遊客並突顯創新產品。
至於在相關計畫、重要建設及活動,本案計畫內容包括:
一、上位計畫對金湖定位│金門概念性總體規劃:將計畫區定位為「金東高端國際休閒度假村、多元文創產業與觀光結盟示範基地、太武山景觀生態/戰地觀光核心」。
二、法定計畫對金湖指導│金門特定區計畫:
1、市區:金湖細部計畫區為住宅、商業區(市街兩側/昇恆昌)及機關、車站集中處,農工職校至榕園為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及遊憩區(彈性較大)。
2、濱海:多劃設為保護區,成功至塔后、溪邊則為風景區;工業區及港埠、關連產業用地位於白龍溪東側至料羅港,一定程度上區隔南海岸活動。
3、東部:農業區(農試所)及風景區(畜試所)為主,未來可推動休閒度假或觀光產業之完整腹地、連結溪邊風景區或林務所等。
此外,在金門國家公園計畫及太武山區整體規劃上,太武山/料羅灣特別景觀區(823砲戰及搶灘紀念、自然生態)、榕園遊憩區、瓊林聚落定調為金湖最重要觀光資產,且市港段區段徵收、醫療園區、昇恆昌、體育館皆落位新市、太湖周邊,目前已逐漸帶動人潮與發展,而花蛤季(金湖成功+金寧后湖,2014年達5萬人參與)、搶灘料羅灣長泳更已蔚為金湖夏季重要觀光活動。準此,本案相關計畫希望能促成金湖擁有轉變及聯結國際機會,但因長年軍事管制、單位分治、預算有限導致欠缺突破性作為,未來仍需加速法定計畫調整以期行動計畫實現。
比較棘手的是,近年來由於重要建設多淪於單點營造與改善(單位整合/地權協調困難),未能有效整合;未來應更具整合和集中發展思維,例如:金湖體育館週邊環境改造及活動引入,使其與市區、榕園相串連;軍艦博物館選址於料羅海濱公園也可與料羅聚落形成複合化發展效益。
昨天,日月辰公司在簡報中也針對地方發展意見及關鍵課題對策進行探討,最終並說明本案發展理念定位及整體發展構想,觀光處副處長許績鑫在總結報告時更指出,金門其實不乏資源,但很多資源仍需要在做最小的破壞這個大前提下,進行快速的強化和整合,各單位在第一次工作會議後,也宜清楚自己的本位和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只有善用自己的優勢,從自己的本位做起,這個聚焦金湖整體觀光發展的行動計畫,才有可能在計畫期程內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