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軍事資源釋出營區可行性評估縣長聽取規劃簡報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縣府報導。
點閱率:1,107

隨著國軍組織減併,近年來軍方逐漸釋出閒置營區,針對這些土地的活化利用,縣長陳福海昨在聽取一項規劃簡報時不諱言指出,釋出越多,相對的破壞就越大,特別是釋出的過程若不能環環相扣,又沒有一套永續經營維護的策略,後續經費的投入,勢必達不到應有的成果和效益。
縣府財政處在委託中華大學研究「103年度金門地區軍事資源釋出營區可行性評估暨先期規劃服務案」時強調,金門曾經駐紮12萬大軍,承載許多年輕艱苦的回憶,多年累積的防衛據點更是無可取代的資產,財政處係本「土地規劃利用之財產管理政策及法令研擬」之立場初步調查分析軍方擬釋出營區,期待能與文史、地政、都計、建管、消防、觀光等單位共同努力,讓有故事的金門亮起來。
中華大學島嶼發展研究室在規劃簡報中指出,金門曾為反攻復國前哨,有完整的海島型防禦工事,戰地政務解除時,含地下坑道有763座營區,而配合軍方103年度營區拆除作業,相關單位已著手檢討縣府是否接管運用已空置之78處營區1789棟房建物。
至於本案的工作內容,包括擬拆除營區現況調查、土地權屬及建物保存價值分析;蒐集闢建據點史料、故事,吸引老兵回營,創造營區保存價值;營區整體戰略計畫與價值研究、防衛據點串接觀光;現存標語與設施保存方法及GIS、GPS應用及供回溯查詢等。
對此,陳縣長表示,希望建設處能成立推動小組,垂直整合相關資源,尤其,縣府、金管處及軍方要協同一致,不分你我,一起用「為金門做事」的概念,給這些閒置營區一個想法與方向,好好透過計畫案,能做多少算多少,同時用最嚴謹和最開放的態度來迎接面對非軍事區時代的來臨。
會中,中華大學也針對本案所遭遇的課題與挑戰提出說明,如軍事營區快速釋出,資源活化與再利用尚需嘗試與創新。而在面對一些潛在且未來勢必加速釋出的閒置營區,縣府即將面對的挑戰也會更大,對於精華部分,縣府固然有心主導,但軍事遺跡有其不可替代性,除了要更加珍惜,也要調整心態,積極的面對問題。其他,簡報也指出,非所有釋出營區都宜活化再利用,窳陋破敗的房建物兵舍,除管理不易,也容易產生治安問題,增加社會成本。再者,軍事營區釋出接管考量面向眾多,需加以衡量,如「認定歷史建築保存戰地文化景觀」、「強化土地管理及運用」、「發展觀光」、「提供地方公務機關業務處理空間」、「軍友期待保存」等,希望能藉由本案評估機會,盡力彙整蒐集各營區相關資訊,以利縣府參考。對於簡報的規劃內容,陳縣長也說,金門有三寶,其中有關閩南傳統建物,能保留一棟算一棟,而未來所有建物也要與金門獨有的一些自然景觀共生,至於戰地景觀遺址,希望中華大學能從專業戰略面提供縣府一些思考,透過專業的經營,相輔相成,讓這些足供世人瞻仰的軍事歷史遺跡得以保存。
財政處長黃景舜也在會中表示,本案規劃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中華大學幫忙篩選有發展潛力的閒置營區,金門的協力單位若只由縣府單打獨鬥,後續也只能做多少算多,因此,在戰略上,他建議能配合「烈嶼邊境小鎮」規劃案,把烈嶼軍事遺跡的多樣性凸顯出來,並讓烈嶼的亮點更具體的呈現。
對於軍事遺跡的維管,建設處長許志忠則提出「保存重於利用、維管重於經營」的概念,他說,對於即將接收的一些據點,希望能建構起5D的環境,讓老兵能在網站上說歷史、講故事,而就據點的維管,他強調此時不做,後續將更為困難,至於所接收的一些據點,他也建議能在「同質性接近、異質性互補」的情況下,由點結合成觀光線,由觀光線形成觀光軸帶,為帶動軍事旅遊作好審慎的規劃。
最後,陳福海表示,對於軍事據點的活化,我們談得夠多了,也很重視,剩下的就是一個執行力的問題,我們的態度也很清楚,就是要把它做好,也一定要有效的管理與維護,至於錢從哪裡來,他也希望能尋求突破,看中央能不能先給,若不能,也希望就能做的透過想法先做,務必讓這些據點產生觀光價值。
他同時也感性的說,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大家所做的一切,歷史會給我們見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