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鄉親吃得健康縣府召開會報為食安把關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今年度第二次金門縣食品暨農產品安全會報,由縣府參議陳朝金主持。(楊水詠攝)
金門縣政府昨日召開今年度第二次金門縣食品暨農產品安全會報,由縣府參議陳朝金主持,衛生局長陳天順和建設、教育、環保的相關單位人員參加,並作食品衛生安全、有機農業與安全農業發展、各校午餐輔導訪視的報告。陳朝金表示,希望經由各單位積極稽查和輔導作為,提升民眾對食安度的信心,並確保大家吃得健康!
於食品暨農產品安全會報中,承辦單位衛生局首先報告畜禽飼養業者使用酒糟加強儲運及餵養環境的衛生管理執行情形,建設處和環保局總共稽查七十八件次;至於餐飲業食品減少使用耐美皿餐具,計稽核八家宴席餐廳,尚未發現嚴重缺失,若有不符規定者將即輔導改正。
另,環保局發布「金門縣104年度補助餐飲業購置非一次用餐具作業要點」,於補助期間購買非一次性餐具(美耐皿餐具除外),並以新品為限,申請以一次為限,補助五千元。陳朝金認為在其補助之後,應追蹤執行情形成效,並研擬分級補助方式,提高申請意願。
衛生局表示,禁用保麗龍餐具為衛福部未來修法方向,今年度宣導連鎖手搖飲品店減少使用,計十八家次;目前本縣尚有兩家連鎖業者使用保麗龍材質杯,將持續進行宣導,以期符合環保和食品安全。
陳朝金表示,食安問題最近幾年鬧得沸沸揚揚,且層出不窮;尤以食品安全與每天的飲食都是息息相關,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所以,希望相關單位本著做功德,把食安工作做好,確保民眾吃出健康。
衛生局指出,在食品衛生管理稽查輔導四百二十三家次,有四十七家次未符合規定者限期改善;輔導兩家肉品加工廠通過HACCP,另外兩家肉品及一家乳品加工廠輔導HACCP符合性查驗中。此外,加強稽查市售食品抽驗五百一十六件,不合格廿八件,限期改善或依法裁處及銷毀產品,並落實食品抽驗追蹤管理工作。
衛生局對於黃麴毒素聯合稽查二十家,並抽驗產品及原料,檢測結果均合格公布讓民眾週知,以維護消費大眾食的衛生安全;同時也對其源頭及廠商進行稽查與抽驗,以降低食安風險。
縣府建設處報告有機與安全農業發展現況指出,目前全縣有機業者三人、安全示範戶七十五人、吉園圃八十九人;其主要種植作物為芋頭、短期葉菜類、根莖菜類、花菜類等作物,行銷通路為農漁會超市、金聯社,以及協助到台北希望廣場推廣展售,建立良好品牌形象。
建設處指出,配合縣府政策媒合學校營養午餐採用在地生產安全蔬菜,維護學子食的安全,穩定安全蔬菜銷售通路。其次,將強化安全用藥觀念,建立合理化肥制度,運用生物防治技術,改善農民慣性用藥陋習,建立友善農業環境。
此外,教育處報告營養師定期赴各校進行午餐輔導訪視、定期抽驗、結合學校課程加強師生建立優良食品及農產品安全觀念、開闢開心農場的成效。
陳朝金指出,消費者的信心有待提升,無論在質或是量的保持,都能持之以恆,並加強宣導;同時對於檢查能訂定每月或是每季的目標,把不合格率降低,以達食安的成果。
於食品暨農產品安全會報也討論由衛福部主辦的一項今年獎勵地方政府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方案試辦計畫,針對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及查處食品案件表現績優地方政府,核發績效獎勵金;其一為落實食安管理之基礎築底,分甲乙組,最高獎勵金為卓越獎五千二百五十萬元,最低優良獎勵金一千四百萬元。其二是強化食安表現特優之拔尖典範(不分組),有四項評比類別,每一縣市政府每一評比類別限提一案,最高卓越獎勵金一千萬元,最低為佳作獎勵金三百七十五萬元。
最後,經過與會各單位對於獎勵地方政府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方案試辦計畫充分討論,其中落實食安管理之基礎築底,全國各縣府均要參加;而強化食安表現特優之拔尖典範,每一縣市政府每一評比類別限提一案參加。陳朝金表示,比賽是一個過程,期望藉由比賽,彰顯以往所做食安管理工作的努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