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軍人節府會首長向國軍陣亡先烈致敬

九三軍人節適逢抗戰勝利70週年,縣長陳福海、議長洪麗萍暨各界代表,參加「革命先烈暨國軍陣亡將士祭典」。(陳冠霖攝)
昨(3)日是九三軍人節,以及適逢抗戰勝利70週年,縣長陳福海一大早趕赴太武山公墓,參加「革命先烈暨國軍陣亡將士祭典」,由金防部中將指揮官郝以知陪同,副縣長林德恭、議長洪麗萍、議員陳滄江、福建省政府秘書長李智雄、金門各鄉鎮長、金門縣政府各局處一級主管均到場參加,以及金防部近百名官士兵,共同向先烈致敬,緬懷其為國壯烈犧牲之精神,場面莊嚴肅穆。
一大早8點多,陳縣長便來到太武山公墓,準備參加8點30分的將士祭典,由金防部中將指揮官郝以知陪同,兩人共同擔任主祭官,祭祀儀式包括:唱國歌、上香、獻花、獻爵、獻饌、獻果、讀祭官讀祭文及行三鞠躬禮,場面十分莊嚴隆重。太武公墓暨忠烈祠肇建於民國41年,蔣中正曾於民國42年以「正氣千秋」匾額榮耀這些烈士,而目前忠烈祠的「忠烈殿」祀有陣公亡將士、自衛隊員、抗日烈士、八二三砲戰殉職中外記者等牌位。
陳縣長緬懷陣亡的國軍革命先烈們,「忠魂不朽浩氣長存、英靈不滅丹青永誌」,並祝所有國軍官士兵弟兄們,軍人節快樂。金防部中將指揮官郝以知則表示,我們要感念先烈先賢當年浴血奮戰的抗敵精神,沒有他們的犧牲奉獻,就沒有今天台澎金馬的富庶安樂,我們理當慎終追遠,讓這份忠勇愛國的精神傳承下去,國軍更該持續戮力戰訓本務,保國衛民,才不負當初先烈先賢的遺志。
另外,為緬懷海龍忠烈將士的犧牲奉獻,傳承忠貞愛國的英勇精神,航特部兩棲營也於9月2日在海龍忠烈祠舉辦「104年海龍先烈追思秋祭典禮」,由航特部少將指揮官黃國明親蒞主祭,金防部少將政戰主任武立文、兩棲營中校營長李秋礄、金湖鎮長蔡西湖、溪湖里長呂光河及老前輩宋俞昌夫婦陪祭,場面莊嚴肅穆。典禮中,高齡86歲的宋老先生在妻子的攙扶下,逐一念出烈士英名,並不禁老淚縱橫地訴說著過去一幕幕與同袍們出生入死的畫面,令在場的每位官兵都為之動容。
黃指揮官表示,海龍部隊是有著62年優良傳統的勁旅,忠烈祠內供奉的34位烈士更是抱著「不怕死」的精神,深入敵後執行偵察任務而不幸陣亡,「百年光陰易逝、人生忠烈難求」,現役官兵除了緬懷先烈們犧牲奉獻精神外,平時應戮力於戰訓本務,勤練兩棲技能,並以身為海龍部隊的一份子為榮,展現誓死捍衛國家的決心,以告慰殉職忠烈在天之靈。
國防部表示,民國26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序幕,歷經漫長8年抗戰,經過4萬餘次大小戰鬥,傷亡官兵達300多萬人,終於贏得光榮勝利,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3日,日本投降書正式生效。為紀念這一偉大勝利,政府於民國35年決議以每年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民國44年,政府更明定每年9月3日為軍人節,以表彰革命先烈抵抗日軍、保衛家邦、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精神,用以啟迪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