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局論壇黃振良談中秋搏餅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城報導。
點閱率:607
字型大小:
  金門縣文化局辦理「中秋搏餅文化論壇」,邀黃振良老師述說「中秋搏餅文化」金門文化傳承上的重要性,與會居民也提出看法參與討論,彼此達成共識盼活動勿過度博弈化,並更重視「中秋搏餅」為金門在地民俗寶貴文化資產。(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辦理「中秋搏餅文化論壇」,邀黃振良老師述說「中秋搏餅文化」金門文化傳承上的重要性,與會居民也提出看法參與討論,彼此達成共識盼活動勿過度博弈化,並更重視「中秋搏餅」為金門在地民俗寶貴文化資產。(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日昨假後豐港洪氏宗祠舉辦「中秋搏餅文化論壇」,由黃振良老師述說「中秋搏餅文化」的登錄過程,以及此活動對金門文化傳承上的重要性,多位後豐港居民也提出相關看法共同討論,並達成共識,希望每年搏餅活動前先赴後豐港洪氏宗祠祭拜(中秋搏餅文化創始者)洪旭公以示尊敬,也期盼更重視搏餅文化之意涵,勿過度博弈化,而珍視「中秋搏餅」為金門在地民俗的寶貴文化資產。
金門縣文化局委託浯江歷史田野工作室辦理一○四年「中秋搏餅文化調查研究計畫」案,日昨於後豐港洪氏宗祠舉辦「中秋搏餅文化論壇」,活動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導,「後豐港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辦理。會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洪篤全引言開場後,首先由黃振良老師說明「中秋搏餅文化」的登錄過程與此活動對於金門的文化傳承上的重要性等內容,後豐港居民洪文章、洪榮利、洪榮吉等鄉親亦一一提出相關看法於論壇中共同參與討論。
據黃振良老師的研究指出,「中秋搏餅」民俗活動源於三百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其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中秋前後愈發思親懷鄉。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者,克取台灣,於是與當年駐紮在今廈門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研究設計出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一搏。
黃振良老師並表示,「中秋搏餅」不僅透過搏餅解決當時士兵的思鄉之愁,也是部隊操練之餘的休閒娛樂,同時亦結合傳統科舉制度與華人對於吉利數字的認知。
文化局表示,期望透過此次論壇的進行與討論,讓更多金門鄉親能理解到「中秋搏餅」真正的文化意涵有三,一為解官兵思鄉之愁、二為活絡當時地方經濟、三為讓後學重視功名投入科舉考試。討論中亦對於「博」與「搏」字的使用及成立「中秋搏餅文化保存中心」 (保存團體)等話題熱烈討論與交換意見。
文化局局長呂坤和、後豐港洪氏鄉親亦一致認為,每年搏餅活動前,應先赴後豐港洪氏宗祠祭拜中秋搏餅文化創始者洪旭公,除了做為搏餅活動之前序,也表達對發明人洪旭公之尊重,亦有重視搏餅文化之意涵,並能使其活動勿過度博弈化,也希望民眾不再將此活動混淆為一般的觀光活動,而能視「中秋搏餅」此項活動為金門在地民俗的寶貴文化資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